-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鹤年的故事
高鹤年:翱翔在名山之间的一只仙鹤
奔走在慈善路上的一位佛家
【生平简介】
高鹤年(1872~1962),名恒松,号隐尘,又字野人,别号终南侍者、云山道人、云溪道人。近代佛教居士、旅行家、慈善家。祖籍安徽贵池,祖上迁居江苏省兴化县,定居于刘庄。父亲高正刚,母亲刘氏都是佛教信士,家道比较殷实。这使得他从小接受了许多佛教教育,知道敬佛信佛。他同时又是一位作家,卓有著名的《名山游访记》除具有极高的史学和佛学价值外,亦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更加动人的是其中跳动着一颗悲悯苍生的菩萨心。
7岁时,入蒙馆读书,天资颖悟,智慧异常,出口成章,深得塾师喜爱。
15岁的高决心吃长斋净口,成为一名佛教居士。
18岁时,其父为高鹤年迎娶了智氏夫人,智氏夫人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与高志同道合,相互促进学佛之道。他们夫妇可谓“有宿净姻缘,无常聚之痴心”,婚后不久,高鹤年在夫人的支持下,得偿夙愿,开始了名山游历、参访的生涯。
27岁初次拜访印光大师于普陀山法雨寺,又到镇江会山参谒禅宗尊宿大定禅师,从此于净土、禅宗之理更有所悟。宝华山大霖法师认为高堪为弘法人才引他到金山寺受五戒并与通融上人同住藏经楼阅藏。
30岁时高再到南京杨仁山居士所办经房,昼夜参读,杨认为他“参悟有得,知行不违”。同年与印光大师通函讨论禅学,感书信不能畅谈,即亲赴普陀,和印光大师谈论五昼夜。印光大师示以方便多门,归元无二真理。
1907年,高鹤年参礼常州天宁寺冶开禅师。
1908年,母亲去世,高将亲朋送来的奠礼全部捐做重修刘庄紫云山寺之用。
1910年在紫云山寺修建藏经阁,设佛学图书馆、念佛堂。
1914年与恒松法师在五台山建立广济茅蓬下院。
1916年,在陕西终南山结茅,息心参究,并在山上再遇虚云禅师,指示用功之道。
1919年,劝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将南苑施舍为道场(即今之觉园),同年六月,高鹤年行至九华山,见山中香客颇多,沿途天热,生病者多而无医院。他就写信给上海的同仁医院,利用东岩下院楼上,办临时医院,施诊送药,严寒写信邀请陆伯和、陈子修二位医友,来山看病。之后,高还和熊希龄同赴湘西赈灾。
1921年返回家乡刘庄,筹建十万贞洁净土院,将住宅扩建,1925年竣工。
自1925年开始,年近花甲的高鹤年又开始了他专门救难赈灾的慈善生涯北至陕甘,南至湖南。
到1944年高的身体每况愈下,开始已经修为主。
1953年,83岁高龄的高鹤年应邀参加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1955年又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曾先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4年,高鹤年在苏州患小中风,移往豹草庵息影潜修。1960年,返家乡刘庄净土安养院。
1962年,高鹤年因病去世。
这就是高鹤年的一生,他是一个隐士,但他更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他爱国爱教,上求下化,救济众生,鞠躬尽瘁,堪为后代佛教居士学习的榜样。做过的慈善事业也数不胜数,接下来让我们进入高鹤年的世界里,细致的感受他的慈善世界!
【慈善思想】
首先,为人民服务是他的办事准则,身怀佛心,两袖清风,造福社会。
其次,以跳动的一颗悲悯苍生的菩萨心,乐善好施,救济穷人,普济苍生。
【创办的慈善组织简介】
1921年,在上海频伽精舍遇陈撄宁,同参佛乘,同年狄楚青办佛经流通处,发行《佛学丛报》,还积极协助月霞法师、沉子培居士等办讲经法会。随后高鹤年又和寄禅法师、李正刚、欧阳渐、帝闲法师、陈介石分别创立佛教会和世界宗教会。这些彰显佛学思想的教会组织,积极传播普度众生的佛学思想,为后来的慈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后来慈善事业强有力的后盾。
1940年,高鹤年办刘庄贫民借贷所。其创办的慈善组织还有“妇孺收容所”、“救命团”、“义赈会”、“贞节院手工业厂”、“农林试验场”等。
【开展的慈善活动】
济世利民
作为一名慈善家,高鹤年从小就怀菩萨心,行菩萨道,努力开展救世利民的慈善事业,为苦难深重的中华人洒下一滴滴甘露。
1896年,高鹤年行脚山西,时值山西旱灾,目睹哀哀黎民,悲悯之情油然而生,默祷上苍,发愿救济灾民,积极参加救灾工作。
1906年,高鹤年参加了徐海赈济工作。1917年,京津水灾严重,正在终南山参学的高鹤年立即离山,与沪上佛教界人士举办佛教慈悲会募集捐款救灾。他还冒着朔风大雪,越过崇山峻岭,奔赴灾区。也许你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巍峨的大山记下了他的脚印,飞蓬的大雪记录了他的身影。
从1925年开始,年近花甲的高鹤年的人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他开始了专门赈灾救难的慈善生涯,北至陕甘,南至湖南。茫茫人生路,盖不住的是他那跳动的悲悯的心。1929年,兴化粮食歉收,他与石金声、王虚白至上海募捐赈款。1932年,江淮和里下河发生水灾,高鹤年与赵一褒、石金声等设救命团救灾。1936年,苏北水灾,高鹤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