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阳传统民居柱础艺术探讨
安阳传统民居柱础艺术探讨
摘要:柱础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构件,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不可或缺的闪光点。在实地调研安阳地区散落的古民居建筑基础之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柱础的造型特色,揭示其中的寓意。
关键词:柱础;造型特色;寓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柱础是古建筑物的柱子底端的一个构件,其直径一般比柱子大,多呈圆鼓形或多边形。墨子书中记载:“山云蒸,柱础润”。宋代的《营造方式》也有对柱础的形制、装饰、用工、用料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制度与规定。柱础应用历史久远,早在安阳殷墟房屋遗址上就发现了许多排列成行的石柱础,这些柱础多为直径15cm—30cm的天然卵石,梁思成先生认为这当系最古础石之遗例。
安阳历史文化深厚,是八大古都之一。现存许多古民居建筑,大多为清末到民国初期,民居平面布置有一字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等多种形式,屋顶形式以硬山式为主,少数的悬山顶和卷棚顶,常年降水量并不充足,所以屋顶的坡度比较小。柱础作为安阳古民居建筑的构件,受到本地民俗文化、传统习惯和技术性原因的影响,形式和装饰图案虽然没有南方那么细腻,但是也独具特色。造型形式多样,在建筑实例中,有圆鼓式、覆盆式、基座式,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的组合叠加是最多的,组合的形式很自由;装饰图案不失丰富,十二生肖、狮子、麒麟,莲荷、牡丹、如意纹、卷草纹、回纹,无所不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柱础系列。
1造型特色
柱础作为安阳古民居建筑的结构构件,多为石质,材料以青石见长,最大原因在于安阳地区石料丰富,青石的抗压性和耐久性强,便于开采,加之色泽与整体民居建筑的砖瓦相一致而广泛运用。其实用功能是首要的:作用之一使木质柱子落在坚实的石料之上,经过柱础将承受的荷载传递到地面上,保护木柱不移动或是下沉;二是石料内部密度大,结构致密,可以阻止雨水和避免地面湿气对木柱的直接侵蚀;三是防震等特殊作用。
安阳古民居的柱础艺术并没有困于或局限于功能,在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出了众多优美的柱础艺术形式。其造型形式的多样,装饰图案的广泛,雕刻技法的精卓,已经成为了安阳古民居建筑装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柱础艺术中始终贯穿着“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的宗旨。在即完成“用”的活动下,把能代表传统伦理纲常和人祈望吉祥平安、繁荣昌盛的一些美好愿望的纹饰,运用一系列寓意、象征、借喻、谐音的手法雕刻在柱础上,这些具有鲜明教育性、娱乐性的、人文气息的纹饰艺术形式,使得实用与审美、理想与现实、娱乐与教化的诸多关系在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得以确立,实现了艺术审美双重目的和作用。安阳古民居建筑的柱础艺术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
1.1形制之美
安阳古民居建筑的柱础形式很少有单纯的圆鼓式或覆盆式,大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样式的叠加应用,如基座式和圆鼓式的结合,覆盆式和圆鼓式的结合,样式丰富多样,组合衔接流落自然,没有一丁点的简单拼凑之意。柱础的造型有圆型、四边型、六边型、八边型、上圆下四边型、上圆下六边型等。即使是同一种造型样式,也有多种变化。
单层的圆鼓形或覆盆式柱础形制质朴,虽没有复合式柱础千变万化的式样,但也不失灵秀。圆鼓形柱础,从上面向下看,有上鼓面到鼓肚,从小到大,看上去很稳重;再从鼓肚到下鼓面,又由大到小,看上去有很灵巧,且鼓肚加之纹饰,整体造型给人以稳定秀气之感。而鼓式柱础也是运用最多的,工匠们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器物形式融入柱础形制的创作,其柱础的艺术效果是变化无穷的。
复合式柱础顶、肚、腰、脚的结构层次感较强,从顶到脚的转折过渡自然流畅,由于视觉冲击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民居建筑的繁华,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结合的方式也不是纯粹的,圆鼓形与四边形(或六边形)的组合,有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之意。此外在安阳武官村一民居里发现有仰覆莲花与半截扁圆鼓的结合;水冶镇民居中的扭曲变形的素面覆盆形柱础;安阳上毛仪涧孙氏故居的素面柱础,形式是玉带缠腰的覆盆形与扁圆鼓形的结合;林州前峪石老九宅院中圆鼓形与两个八边形及两个四边形结合的柱础样式。
从安阳古民居柱础的形制中我们不难看出,工匠对柱础的造型创造是相当自由、随意的,且不拘形制。柱础形制不仅控制在在一定的法度之内,又有多样、华丽的造型,堪称是安阳地域文化的万花筒。
1.2图案之美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装饰图案一方面美化了柱础,另一方面使所修饰的对象从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让人在精神领域得到愉悦。文与质的结合是适度的,“文质彬彬”所传达的正是一种适度为美为善的审美境界。安阳古民居柱础的装饰图案取材广泛,修饰适宜,种类有动物、植物、几何纹样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