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体审判下司法困境
媒体审判下司法困境
论点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健康健全的、在日常严格围绕法律,针对社会纠纷对社会关系进行微调的司法,如果一个国家重大社会纠纷的解决都需依赖政治家的坚定性格、媒体的狂轰滥炸和社会主体的左右迎合,则其本身就陷入“非正常国家”之列。因此,在推进任何改革、打击权力腐败和其他一切社会犯罪的时候,如何学会面对法律战战兢兢,面对司法恭恭敬敬,是改革得以事半功倍、转型得以功业圆满的基本修养。
继义正词严地“东莞扫黄”后仅隔十一天,媒体再次腾出金贵时间,大义凛然地报道“广汉打黑”了。说实话,每次看过新闻媒体这种不乏深入的案件报道,所揭露的堆积如山的嫌犯“犯案事实”,在情感上,不能不叫人佩服并羡慕其细致的调查作风和全能的发声效果,也不能不激起对“黄泛黑狂恶纵横”的无限愤慨、无比痛恨和严重鄙弃。甚至它的报道,还会激起无数受众对犯罪嫌疑人的咬牙切齿:“如此败类,死有余辜,我是法官,定判他立斩不饶!”
可看罢报道,当从激情中回过味来,稍微置诸法律正当程序,略加案推现代法治的要求,理性会压迫人不能不提出质疑:你报道的这些个事情再严重,在程序上不是仍处在侦查和起诉阶段吗?既然在侦查和起诉阶段,则除了对进入侦查和起诉阶段的程序性事实可以报道外,你有没有权力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向全社会发布这些大案要案的具体证据和“犯罪结果”?即便你能发布,也需要问问是以媒体的名义发布,还是以专业办案机关的口吻叙说?是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你的发声,还是以道德先生为准绳来推销你的“审判”?
对此,微信上的一位博友的质疑说得好:“党中央空前高调建设法治,可为什么媒体一次次(地)有罪推定?法院还没有(作)出审判判决,(案件)还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凭什么你就定论‘犯罪集团’‘故意杀人XX名’,且公布大量证人证言视频、大量实物证据视频?你都提前给定罪了,且证据确凿了,还要法院审定什么?最后是主持人发出警告:‘不要越过法律红线’(‘法律红线不能碰,法律底线不能越’)!那么,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极其明确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不是‘法律的红线’?以第一主流媒体身份,一次次地在诉讼过程中滥用舆权,越过法律界限,进行有罪推定报道、评论,给审判过程施加压力,破坏我国社会本就淡漠的程序法治意识,破坏神圣的审判权威,其危害不可谓不大……”
其实,这种对“媒体审判”的反思,在上世纪末中国大陆第一轮司法改革过程中,就曾有相当理性的声音。特别是1995年末,央视“焦点访谈”在一期名为“打假者走上被告席”的节目播出后,因一位著名主持人以不当的口吻质疑司法活动,导致法学界对央视“媒体审判”的全面反思、质疑和反弹,有关传媒与司法关系讨论的文章也随之如雨后春笋。在我的印象中,自此之后有一段时间里,央视面对有关涉法报道,似乎谦抑了许多。
然而,不能在制度上循循善诱地展开,而只能由一个组织、甚至一位个人出面推进的雄心勃勃的变革,往往会将一时的谦抑和内敛毁于无形。近二十年过去了,如今许多媒体,对尚未经过法院裁判的个案报道,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实施其非法的“媒体审判”。对此,法官蒙镭是这样描述的:“在司法机关正式宣判前。传媒已经以一个‘新闻法官’的角色宣布了判决。这种情形下传媒的活动已经扭曲为对司法独立的不当干预——媒体审判”。
“在案件的事实、案件的定性及法律的适用等方面,媒体的报道常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甚至直截了当地下结论……或者是对民商事案件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分割做出判断,或者是对刑事案件相关当事人是否犯罪定下结论……”(《蒙镭:浅论有社会影响力的诉讼导致的“媒体审判”及其规制》,载《中国法院网》)
媒体的审判,突出体现在主持人、报道人或评论人面对大量的尚未经过法庭质证并确证的事实,在受众不知不觉间以毋庸置疑的道德口吻,“自然而然”地传达了自己对案件的观点和“前见”。这种情形,媒体垄断社会教化和“正规”宣传,因此,即使一例案件还没有进入司法诉讼程序,但只要该案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和“审判”,公民对该案在法院将做何种裁判已经了然于胸。
媒体的这种越界,固然与法院的作业方式(程序严谨、拖沓、甚至漫长),从而心急如焚的当事人耗不起时间、精力有关,但更和我国媒体恣纵地发声,也和我国在现行制度掣制下,司法每每捉襟见肘、不无尴尬的状态相关。对前者,法律界和法学界已经通过网络媒体发表了不少意见,笔者也一样发表过一些意见。对后者,学界尽管也有不少论述,特别是对司法独立之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呼吁和论证,可说是最近二十年间吾国法律学术界最为热络的话题。但即使如此,面对持续不断、愈演愈烈的“媒体审判”,这一话题还有继续申述的必要。
在被解读为中国新一轮改革之顶层设计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对有关司法改革的问题是这样表述的:“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鹦鹉养殖与驯化.pdf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雕刻机快速调试使用指南教学文稿.pdf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按单元整理).docx VIP
- 骨折术后护理查房.pptx VIP
- 《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高二数学专项提升(人教A版)暑假培优练04 直线与圆 (14大巩固提升练+能力提升练+高考专练) 学生版.pdf VIP
- 2026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直线与圆.pdf VIP
-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重点题型章末总结(14类热点题型讲练)原卷版-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df VIP
- 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整理学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