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圆圆传承梅派艺术一代新秀
董圆圆传承梅派艺术一代新秀
董圆圆作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会议一结束,她就投入国家京剧院为她量身新编的《梁红玉》的排练。这出戏是国家京剧院计划今年赴澳门演出时推出的一台新戏,由董圆圆主演。
2012年董圆圆加盟国家京剧院。从此开始了她演剧事业的新阶段。同年6月国家京剧院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3天举办“意缘情圆——董圆圆梅派暨新排剧目汇报演出”,作为她加盟国家京剧院之后的首次亮相。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看完三场演出后,真诚赞美董圆圆“将梅兰芳先生的成功之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董圆圆是当今京剧舞台上引人瞩目的梅派旦角演员。她扮相端庄俊秀,嗓音甜润清亮,而且允文允武,戏路很宽,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全才演员。她出道以来,相继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青年京剧演员展演一等奖、上海戏剧白玉兰优秀主角奖等多项高档次评比的大奖,还被文化部推荐为首届中国京剧之星。她以雄厚的艺术实力驰誉于内地及港、澳、台剧坛。
拜梅葆玖先生为师,在边学边演中
探寻梅派艺术的真谛
董圆圆1975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班,学演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经过六年艰苦学艺,奠定了唱、念、做、打的坚实基础。1981年毕业后,留在学校的青年演员进修班继续深造三年。三年后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成立,她是主演之一。但是,她自觉艺术底蕴不够厚实,迫切希望到高一级艺术学府里再去充电,于1985年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得到谢锐青、李金鸿、闫世善、姜凤山等多位名师传授,学演过《王昭君》《十三妹》《棋盘山》《破洪州》《花木兰》《廉锦枫》《宇宙锋》等一些传统剧目,既演青衣,也演花旦、刀马旦;既唱梅派,也唱尚派。著名导演李紫贵先生还曾指导她排演了全本《白蛇传》。那时的她,拼命吸纳百家精华,不断充实自己。几年后,她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留在北京实验京剧团作演员。
1987年,董圆圆看了梅葆玖先生演出的正宗梅派《凤还巢》,被他那特有的艺术魅力强烈吸引。梅葆玖典雅、大器的台风,使董圆圆萌生专工梅派的念头。从那以后,她听唱片、看光盘,听的看的全是梅派经典之作;她寻师访友请求指教,学的练的全是梅派独有剧目和技艺。
1993年,董圆圆经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以《霸王别姬》和《小放牛》两出戏,角逐首届中国京剧之星评选,尚长荣、张春华两位老艺术家慨然陪她出演,使董圆圆的表演如鱼得水,在台上发挥得淋漓、自然。因此,顺利地获得中国京剧之星称号。董圆圆在此次评选中的突出表现,特别是她在钻研梅派艺术方面所展示的成绩,引起梅葆玖的注意,他认为董圆圆具备了继承梅派艺术的基本条件,如果培养得法,一定能够成为传承梅派的理想人才。董圆圆得到梅葆玖先生认可与赏识,是她实现长久以来渴望拜梅为师最有利的契机,而且事后真的成为了现实。1995年5月4日,董圆圆正式拜梅葆玖先生为师。自此开始,她跟随师父精研《天女散花》《贵妃醉酒》《洛神》《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凤还巢》《西施》等一出又一出梅派代表性剧目,在边学边演中探寻梅派艺术的真谛,个人的艺术修养也得以提高。
她以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地道的
梅派演艺塑造舞台形象
戏曲界的行家们说,梅派艺术是大繁若简、大音若易,许多剧目都不以情节取胜,全凭纯艺术的歌舞赢得观众。所以演起来很难。假如演员歌之不妙、舞之不美,难免把戏演成没什么品位的“温吞水”。对于此说,董圆圆也是深有领悟。她说:“梅派是易中见难,平中见奇,淡中有浓,熟中出新,处处与众不同,又处处看不出什么特色。”多年来她把自己的全副精力用在钻研梅派上。经过苦心孤诣地磨炼,她学梅取得了骄人成绩。以她所演《洛神》为例:出场前“闷帘”唱二黄导板“满天云雾湿轻裳”,声腔委婉百啭,清亮圆润,观众只闻其声尚未见其影,已然产生对仙女的敬仰和遐想。宓妃带着圣洁之美,神仙般飘忽出场后,接唱“如在银河碧波旁,缥缈春情何处傍,一汀烟月不胜凉”几句散板,董圆圆唱得绵柔而不失亮丽,莺声撩人。尤其是独具特色的梅派滑音处理,如缓溪潺流悄然而下,比起落瀑跌宕,更是别有情趣。她演这出戏,不光唱与念功力非凡,还由于她天生丽质,以女性舞之美、动之美、静之美的身姿,把一个神仙姐姐飘逸之美描摩得十分可人。观众对其倾慕之情油然而生。
十多年前,北京京剧院在梅派原有《洛神》的基础上,改编出大型历史故事剧《洛神赋》,董圆圆与叶少兰在北京联袂主演,引起轰动。2002年文化部在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京剧节演出,《洛神赋》得了金奖,董圆圆荣获优秀表演奖。
1988年,董圆圆首次赴港参加纪念梅兰芳经典名剧汇演,一年后又随中国艺术代表团再次赴香港,参加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演出,每次她都以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地道的梅派唱、念、做、舞,给当地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1989年,董圆圆随姨妈、香港名票李尤婉云移居香港,遂即成为香港京剧团的主演之一。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