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初稿071126
重庆市农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中文摘要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LUCC)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农用地作为人类获得食物和自然资源的主要基地更成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热点。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发展的基础。由于土地本身有面积的有限性和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将直接影响区域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农业土地数量、结构、区域差异的变化以及相关的驱动力因素,对区域持续、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重庆市作为区域对象,利用1997-2005年农用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数理统计方法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农用地利用变化极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1997-2005年间农用地利用变化显著:1、农用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表现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减少,园地、林地面积增加,牧草地面积保持稳定。2、各农用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分析:耕地主要由旱地、灌溉水田和望天田组成,旱地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灌溉水田、望天田呈上升趋势,菜地比例保持较为稳定;园地最主要的地类是果园,果园、桑园比例保持较为稳定,其他园地呈上升趋势;林地主要由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组成;牧草地中天然草地占据了绝大部分,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比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相对较为稳定。3、农用地利用的区域差异:重庆市的三种最主要的农用地耕地、园地以及林地主要的变化区域是“一小时经济圈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三峡库区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民族地区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农用地1980-1995年间持续减少,仅2003年由于生态退耕、建设用地增加等原因,耕地面积减少达25374km2[5]。根据重庆市国土局土地变更数据,截止到2005年年底,重庆市有农用地694.50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为226.27万hm2,而重庆直辖初期,1997年年末重庆市耕地面积为254.13万hm2, 1998-2005年间面积总共减少27.86万hm2,减少了11%,年减少率为1.37%。
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导致区域性土地资源结构被破坏、农用地资源的生产功能衰减,从而使粮食安全和农用地资源安全成为国际政府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6-8]。目前在农用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人地矛盾和冲突突出表现在:维护粮食安全与推进城镇化之间的矛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能否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矛盾,关系到城镇化进程,关系到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
参考文献:
[1] Turner II B L, Meyer W B, Skole D L. Global land-use /land-cover change: towards an integrated study. Ambio, 1994,23(1): 91~95.
[2] 刘旭华,王劲峰,刘明亮,等.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J].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2005, 35 (11): 1087~1095.
[3] 刘旭华,王劲峰,刘纪远,等.国家尺度耕地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56-60.
[4] 肖立.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2006.
[5] 王敬中.国土资源部: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近四千万亩.新华网,2004-02-24.http:///zhengfu/2004-02-24/content1328752.htm.
[6] John Randolph.Environmental Land Us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4:1-8.
[7] Keith Wiebe.Land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M].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2003:3-15.
[8] 赵 烨,袁顺全,郧文聚,等.农用地资源安全的监测-评价-预警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77-81.
[9]刘盛和,何书金.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533~540.
1.2 相关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等都是土地利用的概念;而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自然形成的或者人为引起的覆盖状况,例如与前面所述各种用地相关的物质现状,包括各类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