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不良的分型、分度 Degrees Types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重低下 Underweight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3SD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3SD 生长迟缓 Stunting 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 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3SD 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3SD 消瘦 Wasting 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 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3SD 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3SD * 生长发育和儿童保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 系统 内容 体格 体重、身高(长)、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上、下部量 )、体围 (头围 、胸围 、上臂围 ) 骨骼 头颅(头围、前囟门、后囟门、颅缝) 脊柱,骨化中心(骨龄),出牙 神经 四种形式的神经反射 每个指标掌握测量方法、正常值、临床意义。 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体 重 测量方法 参考值 临床意义 ①选择秤的规格 ②每次测量前校正“0”点 ③测量时间: 清晨、空腹、排便后进行,脱去衣服、鞋袜,仅穿内衣裤,便于对比 ④站立部位 ⑤秤量时小儿不可接触物体或摇动 ⑥不合作的小儿由成年人抱着称 出生体重3.3kg 生后3-4月为2倍出生体重, 生后1年为3倍出生体重, 1-12岁体重估计公式:年龄×2+8(kg) ①体重正常波动范围±10% 之内。 ②10%注意有无超重、肥胖(20%); ③10%注意有无营养不良(15%)、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第1周内由于哺乳量不足、水分丧失、胎粪排出,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约生后3~4天降到最低点,一般在生后7-10天回复到出生时体重。 身高(长) 测量方法 参考值 临床意义 ①3岁卧位,用量床 ②3岁立位,用身长计 ③小儿脱去鞋、袜、帽 ④三点一线(两足后跟、臀部、两肩胛下角紧贴测量器) ①平均出生身长50cm ②1岁身长75cm ③2岁87cm, ④2-12岁身长(cm)=(年龄×7+75)cm ⑤儿童身高生长有两个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⑥个体差异较体重大 疾病、营养、生活环境、遗传、体力劳动、精神活动、内分泌激素、骨软骨发育等因素均可影响身长。2岁以后年身高增长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头 围 测量方法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经过两侧眉弓上缘、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环绕头一周的长度;测量时皮尺紧贴皮肤。 ①出生时平均头围33~34cm ②前3个月增加6cm,约等于后九个月的增长值6cm, 1岁时头围46cm ③2岁时头围48cm ④2-12岁头围仅增加6-7cm。 ①2岁以内头围测量有价值 ②头围过小见于头小畸形、脑发育不良,头围小于均数-2SD提示脑发育不良可能,头围小于均数-3SD提示脑发育不良; ③头围过大、增速过快见于脑积水 胸 围 测量方法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平左右乳头下缘,经两肩胛下角下缘平绕胸一周的长度。各处紧贴皮肤,取平静吸气、呼气时测量的均数,精确到0.1cm ①出生时平均胸围32cm ② 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 ③2岁至青春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 ①代表肺与胸廓的发育② 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交叉,我国儿童交叉时间有延后,提示胸廓生长较落后,可能与不重视爬的训练有关 上臂围 测量方法 参考值 临床意义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联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 上臂围13.5cm,营养良好; 上臂围12.5~13.5cm,营养中等; 上臂围12.5cm,营养不良。 常用来评估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 1-5岁小儿营养情况 身体比例与匀称性:上部量 、下部量 临床意义: ①身材呈比例矮小,多见于垂体性侏儒症。 ②下部量过短,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软骨发育不良。 ③下部量过长,考虑生殖腺功能不全。 新生儿下部量(40%)上部量(60%),中点在脐上。 2岁下部量上部量,中点在脐下。 6岁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前囟 出生时1-2cm,6月龄后变小,最迟2岁闭合 后囟 生后6-8周闭合 颅缝 生后3-4个月闭合 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 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脑积水 前囟饱满见于颅内高压(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 前囟凹陷见于极度营养不良或脱水者 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7课《定期体检 预防常见病》(教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docx
- 2025林地分等定级规程.pdf VIP
-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解析ELF文件.doc VIP
- 智能建造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pptx VIP
- Unit3KeepFitSectionBProject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HGT3809-2023工业溴化钠(报批稿).pdf VIP
- 小红书商业模式分析.pptx VIP
- 铜的电阻率热导率比热值热膨胀系数及杨氏模量.pdf VIP
- 第7课++定期体检+++预防常见病++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粉尘爆炸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图文并茂第一版)精品.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