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画家梁楷艺术成就探微
宋代画家梁楷艺术成就探微
摘要:中国人从来都是讲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外部物象在人的眼中都不是孤立和冷酷的存在,要表现在绘画里一定是和作画者自己的情感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所以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多半展示的是人赋予物象的一种情感和精神,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或是人物画,都充满了暖暖的人情味。因而意象造型也涵盖于中国画的各个画种,尤其在人物画的创作中,更显出中国画的精神。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画家自古以来当属梁楷第一也。他的减笔人物画,则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的新天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发展潮流。
关键词:梁楷;意象造型;人物画;减笔画;写意精神
【中图分类号】:J222【文献标识码】:A
“意象造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造型的准则,这是和中国哲学的审美观相一致的。早在唐代,画家张璪就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论断,“造化”指的是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原是指山水画学习中的法则,一个“心”字道出了中国绘画思想的精髓,一直以来为中国画的精神指明了方向。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区别于世界其他画种的最高标准。中国人从来都是讲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外部物象在人的眼中都不是孤立和冷酷的存在,要表现在绘画里一定是和作画者自己的情感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所以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多半展示的是人赋予物象的一种情感和精神,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或是人物画,都充满了暖暖的人情味。因而意象造型也涵盖于中国画的各个画种,尤其在人物画的创作中,更显出中国画的精神。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画家自古以来当属梁楷第一也。
一、梁楷简介
梁楷,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这是最高级的宫廷画师,皇帝曾特别赐给金带,这是南宋画院最高的荣誉,但梁楷却不接受,把金带挂在院中,飘然而去,完全不想受制于他人。梁楷是南宋东平人,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曾为画院待诏,后因厌恶画院规矩的羁绊,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生活放纵,号称梁疯子。师贾师古(贾以学吴道子著称),又远远超过老师。据清代官修的《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以及厉鹗汇集的《南宋画录》统计,梁楷留下来的作品不下几十件,但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国内了。据著录的梁楷作品的题材,多表现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军书扇》《羲之观鹅》《黄庭经换鹅》《渊明像》《钏馗像》《寒山拾得》《参禅图》《田乐图》《庄生梦蝶》《苏武牧羊》《孔子梦见周公》《莲蓬变相》《太乙三宫兵阵图》等等。
二、梁楷绘画的艺术特色
梁楷曾为画院待诏,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梁楷特别擅长吸收前人的绘画长处,再加上自己天资聪颖,所以在绘画上能有所创新。“意象造型”在梁楷的笔下得到很好地发挥,他善于观察人物的外形及内心世界,用很少的笔触就能画出人物的所有特征,用极少的线条就能展现物象的精神动态并把它们加以强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表现创作者与所画物象的“天人合一”,所以梁楷的出现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水墨人物画从此有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梁楷的个性比较随意放浪,也比较爱喝酒。不喜欢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他和妙峰、智愚和尚交情很好,经常在一起谈诗论道,他不是和尚,但很会画禅画。禅宗约起于公元五二零年,到唐代时已很风行,那时已分南北两宗。唐高僧惠能是禅宗六祖,主顿悟说,为南宗之祖师。南禅之说,强调佛祖在人心,喝水担柴,都能悟道。所有的宗教仪式毫无价值,人们不需要诵经,便可以一种超知识的状态与“绝对精神”或“真理”沟通,这是一种自然深奥的抽象体验。
《六祖伐竹》图是梁楷的代表作之一。表现的就是惠能在劈竹的过程中“无物于物,故能齐于物;无智于智,故能运于智”[1]。梁楷在画这张作品的时候已经不甚年轻,在他用笔时已经很老道和简洁。但用笔很到位,凡用笔之处,婉转流畅,非常精彩,似乎每次用笔,笔还未到,“意”却已到。“心之溢荡,恍惚仿佛,出入无间”[2]。梁楷在作画时似乎也已经成了禅师,视画非画了。
不得不提的是梁楷的减笔画创作《泼墨仙人图》,它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创作时间应该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作者用细线画出人物的脸部和前胸,人物神情栩栩如生,人物的身躯和其他地方都用大笔蘸墨挥毫写出,用笔自由自在,龙蛇游走,好不痛快。在人物形象上梁楷也做了大胆的夸张,画面中的仙人有着一颗大大的额头,差不多占据了整个头部的一大半,五官被挤到一处很小的地方,显得滑稽可笑,憨态可掬。人物形象上升到作者的思想境界,感觉在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据画史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