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法难中“诺亚方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禅寺法难中“诺亚方舟”

南禅寺法难中“诺亚方舟”   南禅寺在五台山寺庙群里并不突出,但在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眼中却是人间至宝。   南禅寺是我国仅存的唐代木建筑之一,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在那场血流成河的“会昌法难”里,南禅寺甚至被称为僧侣的“诺亚方舟”,保留下五台山佛教最后的香火……   中国山西的五台山,有着“佛国人间”的美誉。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寺院。如果向这里的人问起五台山究竟有多少佛?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但是,如果要问五台山最具价值的寺庙建筑是那座?所有人肯定会告诉你一个共同的答案:南禅寺。   位于五台山下小银河边的南禅寺,环境幽雅,四周渠水环绕。在这偏僻宁静的环境中,南禅寺存在了1200多年。对于外界来说,南禅寺是一座少与红尘接触的神秘寺庙;而对于南禅寺的僧人而言,正是因为“隐世”这个关键词,寺庙才能在千年历史进程中得以幸存。所以,时至今日,僧人们保持的传统仍然是:视“花花世界”为无物,一本经书就能“低头观自在”。   五台山中南禅寺   原本名不见经传   说到南禅寺,必须先从五台山说起。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因为“五峰环绕,峰顶如台”而得名。史料记载:当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就有僧侣在山间建寺传教。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五台山的山间布满了历朝历代建立的各种寺庙,佛教的故事更是在这里广为流传。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叫做“汉明帝梦佛”。公元65年,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个金人向西飞去……于是,派出大臣,去西天拜求佛法,请来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洛阳建起白马寺。3年后的公元67年,两位大师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认为这里和释迦牟尼修行的灵鹫山非常相似,于是奏请汉明帝在这里兴建寺庙……从此,五台山天下闻名。   这之后,中国佛教各宗派都在五台山活动,形形色色的佛教寺庙更是星罗棋布。在五台山,一切都和“佛”有关联,就如同一部缩编的中国佛教史。   五台山牧坡很多,饲草丰盛,水源充足。每年盛夏,附近几省的农民都会赶着骡马牛羊来这里避暑。据说,牛马在五台山放牧半月,能增膘一指,弱畜??畜还可得到调养和医治,称为“寄坡”。牧人们一边放牧,一边还将自己带来的特产进行交易,从而形成了著名的“骡马大会”。在大会期间,四方僧人、香客、游人都会专程赶来参加,此时的五台山,就如同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派对。   南禅寺初建的时候,正是骡马大会最热闹的唐德宗时期。事实上,由于地处偏僻,南禅寺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有些名不见经传。不过,南来北往的人们,凡是到过南禅寺,都会感慨这座古刹的小巧玲珑——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寺庙虽小,但却“五脏俱全”,殿内佛坛上,供奉有佛、菩萨、弟子、童子、天王等唐代彩塑17尊,全都容貌丰润,面目传情,神态逼真。   三武灭佛   法难中的“诺亚方舟”   南禅寺之所以天下闻名,其实和历史上著名的一次灭佛运动有关。   历史上,中国曾经发生过3次“灭佛”事件,而每一次,五台山都首当其冲,成为最大的灾难发生地。   发起灭佛运动的3个皇帝,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这三次事件又被称为“三武灭佛”。北魏时期,魏太武帝笃信道教,下令摧毁各地佛教寺庙,五台山初遭厄运,大批寺庙被毁……直到文成帝即位后复兴佛教,那些被毁的寺庙才得以重建,被驱逐的僧人们才开始回归。魏太武帝之后,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推行废佛政策,五台山又被纳入“重点打击对象”,山间寺庙全部被拆毁……   由于这两个“武帝”的破坏,五台山直到隋朝时期才开始复兴。隋文帝和隋炀帝都是佛教信徒,热衷扶持佛教,下诏在山上的5个台顶都建立寺庙。到唐朝开国以后,唐太宗和武则天等帝王也大力倡导佛教,在这期间,五台山名僧辈出。而唐代的初期和中期,则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期,五台山也随着佛教走向了一个巅峰——那时候,寺院多达360余处,被称为“佛的国度”。   唐帝国全国性的崇佛学佛,让社会走向了极端——各界人士大多数信佛,甚至有的还弃官出家当了和尚。而寺庙经济急剧增加,寺院财富几乎占天下财富的十之七八。面对寺院经济和地方势力的恶性膨胀,帝国财政逐渐吃紧。公元841年,刚刚即位的唐武宗对国家财政危机十分愤怒,他很快作出决定:全国灭佛。   于是,这场被称为“会昌法难”的史上最大灭佛行动开始了。会昌二年(公远842年)唐武宗开始没收寺院财产;会昌三年,唐武宗下“杀沙门令”——仅仅是因为谣传有奸细假扮僧人藏在京师,京兆府在长安城中就打死裹头僧300余人;会昌四年,皇帝下诏,全国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会昌五年,皇帝勒令,中国东西二都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天下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留僧5~30人不等,其他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   此次灭佛的成果是: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26万人,拆寺4600座……中国佛教遭到诞生以来最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