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赐中国”宜春茶油
“天赐中国”宜春茶油
油茶树是中国所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省区。从油茶树种子榨出的就是茶油,又名茶籽油、山茶油,与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合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江西宜春是最著名的茶油产地,油茶林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7个,正是名副其实的“油茶之乡”。
中国种植油茶有2300年
油茶是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成年树树高3米左右,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有的可达400-500 年。据先秦成书的《山海经》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说的“员木”即油茶,由此推断,中国种植油茶至少有大约2300多年。
北宋年间,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对油茶的性状、产地和效用有详细的论说。明末的王蒙晋《群芳谱》和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对选种、种子储藏、育苗、整地和造林等都有经验性的总结。《群芳谱》和《农政全书》中说种油茶要“收子简取大者”,且“白露前后收实,则易生根其美者”。可看出当时造林用的种子,不仅注意其成熟度,而且注意品质。乾隆时《三农记》中记录了油茶的储藏方法:“掘地作小窑,勿通深,用砂土和实置窑中,次年春分时开窑播种”。所谓“勿通深”,就是要注意到地下水上升而影响茶果及砂土的含水量。明代膨藩著《便民图纂》对油茶的修枝和抚育作了相关记述。
相传元末群雄逐鹿时,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打仗,因为战事不利,就跑到了一片油茶林中。油茶林中的老农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逃过了追兵。老农见朱元璋身上四处是伤,就用茶油帮他涂上。只过了几天,朱元璋身上的伤口就愈合了。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江西就将茶油进贡到南京,被御封为“御膳奇果汁,益寿茶延年”!
油茶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油茶树生长在深山,一般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除此之外,只有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
油茶的花苞在每年 4-5 月开始形成,10-11月开花,与此同时,上一年的茶果也在此时成熟,会出现花果同枝的状态,因此民间说油茶树是“抱子怀胎”。油茶果俗称油茶籽,呈球形、桃形,可提炼重要的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茶油。
“茶油之乡”宜春
1949年前,油茶生产没有得到重视,产量很低。后来在人民政府的关注下,油茶产量不断增长,到1952年的时候,油茶产量达0.5亿千克,1956年油茶产量达0.8亿千克。60年代,在全国掀起了大面积营造油茶林基地的群众运动,但到了“文革”期间,茶山一度荒芜,产量又大幅下降。70年代后期,油茶林种植面积逐渐恢复。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先后被评为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春历来是“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尤其以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商代吴城遗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观测台袁州谯楼、东汉葛玄采药炼丹之处、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阁皂山最为知名。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宜春森林覆盖率达52.78%,林地面积1561.5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75%,是江西省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油茶、毛竹产区。宜春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海拔100-300米之间。宜春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无霜期约275 天,年降雨量约1200mm,土壤PH值为5-6之间的红壤和黄壤为主,是油茶生长的最佳环境。从唐朝时起,宜春的茶油就被列为每年必须向朝廷进献的贡品,到明朝正德年间宜春开始大面积培育种植油茶。
原宜春县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油茶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原宜春行署1979年2月专门批准原宜春县成立天下第一局——油茶局,为政府职能部门,专抓油茶发展建设。目前宜春的油茶种植面积近200万亩,年产茶油约8000 吨,每亩产量居全国之首。宜春各县(市、区)中,油茶林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7个,其中袁州区80.5万亩,是全国的油茶之乡,集中连片面积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78个,其中3万亩以上的有26个,全市通常年产茶油800多万公斤,产值在1.7亿元以上。1999 年,经国家林业局和全国经济林协会评审,宜春被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油茶之乡”。野生山茶油与松花皮蛋、醇香霉豆腐被合称为“宜春三宝”。
宜春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振兴“油茶之乡”,由发改委、林业局等部门人员组成油茶工作组,帮助当地龙头企业抓好基地建设。
茶油的功效
中国很多医书上都记录了茶油的药用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油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