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零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docVIP

东川零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川零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

东川零税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   [摘要]东川铜矿储量丰富,长时间的过度开采,植被遭到破坏,次生灾害严重,泥石流、牛奶河…特别是零税区后工业的蓬勃发展,已经超过了生态负荷,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是不是一定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本文认为只要设计好制度,给经济主体在保护环境中盈利,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把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关起来,让企业为污染环境买单;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加快生态修复的步伐,发展多元经济。   [关键词]牛奶河;泥石流;资源枯竭;生态修复   1 东川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及气候:   东川,云南省昆明市所辖六区之一,我国六大产铜基地,铜的地质储量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拥有人口30.2万人,面积1858.7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97.3%,坝区2.7%,东邻会泽,南接寻甸,西连禄劝,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度部位。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乌蒙山系,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雪岭”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年平均气温为19.9℃,全年无霜期345天 ,年平均日照为2259.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705mm,但降水极为分布不均,雨季降雨量占到全年90%以上,洪涝灾害突出。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造成垂直方向气候差异大,水平方向气候差异小,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1.2 铜矿:东川境内铜矿储量丰富,铜文化历史悠久,铜的开采冶炼铸造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期,东川就出现了“马踏露铜”,早在西汉时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用“火烧水泼法”开采铜矿,并用木炭冶炼钢锭和铸造钱币。东川铜矿储量丰富,是古代中国最大的铜矿。其冶炼规模之大、开采历史之长处于中国同业之先,史料记载,清乾隆至咸丰年间年产粗铜就已达8125吨,有矿工十余万人,产业大军远远超出今天的规模,被称为“京铜”、“云铜”。东川铜是清朝时期铸币造器的最重要的原料来源之一,清朝钱币有百分之七十系东川铜鼓铸的,北京的龟鹤,贵州黔灵的黄钟、武当山的铜殿、鸣凤山的金殿等,都是用东川铜铸造的。乾隆皇帝曾御赐东川龙神庙矿“灵裕九寰”, “天南铜都”也因此而得名。   1.3 东川之“最”   泥石流:   从东川发现的化石来看,在几千年前,东川和今天的怒江一样,原始森林繁茂,峡谷河流、雪山湖泊、森林花海,是各种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但是几百年的铜矿开采,植被破坏,造就了东川“世界泥石流博物馆”的称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记一次大型泥石流”描述的就是东川将家沟。由于东川岩层结构松散,加之河谷两岸植被稀疏,山高坡陡。只要一到洪水季节,泥石流来势凶猛,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淤泥夹带着,伴随着粗粗细细的残枝断根而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泥和石的混凝土“河流”。仅仅小江90公里的两岸就有灾害性的沟谷型泥石流107处。“座座山头走蛟龙,条条沟口吹喇叭。”这是当地老百姓的谚语。   1.4 “牛奶河”事件:2013年4月1日,《新京报》报道 “东川一河流受污染变成牛奶河”,一时间,东川在国内家喻户晓,近20万网民孰知,国内数百家网络和报纸争相报道,其关注度超过“泥石流”“铜都”,此时的闻名遐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是东川当时的真实写照,被污染的天空“五彩斑斓”,被污染的土地“百年寸草不生”,被污染的河流成为“牛奶河”。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照铜矿石品位0.5%的品位,每生产5千克的铜就同时生产了1000千克混有多种致命化学药剂的污水,东川09年年产量是5万吨,同时产生的污水1000万吨,按照这样的速度装满一个滇池只需90年。东川铜矿石开采长达几百年之久。据史料《巧家县志》记载:茂麓厂,乾隆三十二年产铜二十八万斤,“四十八排炉,一天要炼三背铜”之说,近代以来又名“茂炉”。现残存有炼铜、采矿、和运矿道路陈迹,形成了一处较为典型清代矿冶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记载着文明,生态则承受污染。   1.5 东川成为零税区后的经济发展:天南铜都,一个美丽而深具红土魅力的城市,曾经是多少人实现财富和梦想的地方。然而2004年4月13日后,这里不再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而是东川30.2万百姓梦魇开始的地方。这一天后,东川区成为了中国大地上唯一个免税退税的地方,矿业企业潮水般的入驻,疯狂发展,天不再蓝,水不再清,大地伤痕累累,环境不堪重负。“零税区”的优惠政策引来无数只凤凰,入驻的企业数量破历史之最。截至2007年底,前来东川洽谈的投资者有5000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