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方法进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进展
摘要
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寻找并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创造条件促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贴近,消除或缓解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现综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发展概况,各种手术方式的主要优点、手术适应证、存在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前景。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综述文献
0引言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的手术治疗经过了80多年的发展,治疗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达到视网膜复位,一种演变是从对整个视网膜的手术转变到仅限于视网膜裂孔的手术,另一种演变是从眼外到眼内手术的转变。目前的手术方式包括巩膜环扎术、不放液的节段性垫压术,以及侵入眼内的注气手术和玻璃体切除术。这几种术式,都可获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但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长期视力等方面存在差别。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RRD手术治疗方面的发展概况,各种手术方式的主要优点、手术适应证、存在的不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前景做一扼要综述。
1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发展概况
1850年检眼镜发明后对RRD有了准确的临床诊断,此后应用了许多治疗方法,每种手术方法的产生,都是在当时条件下对存在问题的各种解决办法,具有各自的特征、优势和局限性。1929年,Gonin提出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并通过引流视网膜下液,用火烙针刺巩膜封闭裂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这是治疗RRD的第一个概念性进展。1931年,Guist在相当于裂孔处,制造许多巩膜钻环,在暴露的脉络膜上涂布30g/L氢氧化钾溶液,使裂孔区发生炎性反应而封闭视网膜裂孔。同年,Safar采用透热电凝封闭裂孔,大大减轻对眼组织的损伤,使手术复位率提高到70%。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第二个概念性进展是Rosengen[1]在1938年提出的,与Gonin时期不同的是增加了眼内空气填塞封闭裂孔,复位率进一步增加到77%。上世纪50年代开始,Schepens等[2]、Arruga[3]提出引流视网膜下液的巩膜环扎手术,其目的是封闭已发现的裂孔及周边没有查到的裂孔,视网膜复位率提高到80%。1953年,Custodis[4]首创了不放液的巩膜垫压手术。1965年, Lincoff等[5,6]对Custodis的术式进行了改良,用冷凝代替电凝,用硅胶海绵代替聚乙烯作节段性巩膜垫压术,并发明了眼内长效气体注入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70年, Machemer等[7]发明了玻璃体切割器,开创了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使现代玻璃体手术治疗RRD成为可能。80年代以后,随着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玻璃体显微器械迅速发展,有效地应用各种玻璃体内填充物,使复杂性RRD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
2巩膜环扎术
巩膜环扎术是一种包括了预防性成分的治疗,意味着对漏水裂孔的最大量“屏障”,其目的是造成一个新的 “锯齿缘”,以顶压周边部没有查到的裂孔或可疑的格子状变性区,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8]。巩膜环扎手术,包括巩
膜外环扎、裂孔区冷凝并附加巩膜外垫压及视网膜下液引流,使视网膜在手术台上就复位。若引流视网膜下液后眼压较低或裂孔表现为后部“鱼嘴”,则需进行玻璃体内注气。此术式使手术成功率提高,但手术时间较长,术后
炎症反应重,可诱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加重[9]。裂孔处漏水仍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时,加压嵴要做得更高,或加压块放得更靠后,眼球进一步收缩,影响眼球的供血及术后视力。环扎术的其它并发症还包括眼内出血、脉络膜渗液、眼内感染、玻璃体视网膜嵌顿等[10]。
3不放液的节段性垫压术
手术由对裂孔边缘冷凝固定、在裂孔区巩膜放置垫压物(海绵或硅胶)和不放液构成,垫压物的大小不是由脱离的范围而是由裂孔的大小决定,手术范围仅限于视网膜裂孔区。这种不放液复位视网膜的手术,和巩膜环扎
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避免放液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放液可致眼内出血、视网膜嵌顿、玻璃体脱出、医源性视网膜穿孔、低眼压、眼内感染等,并可促进PVR发展而致视网膜手术失败。(2)不引流视网膜下液也就不再需要注射眼内气体补充丢失的体积。(3)使手术变为单纯的外眼手术,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4)减少了再次手术的困难,眼球壁解剖完整,屈光间质混浊轻,再次手术操作较容易。(5)根据系列观察,术后长期视力好,并发症少[11]。3.1不放液手术的适应证目前认为如有可能应尽量避免放液,但这种不放液手术究竟实用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来说不放液手术最适用于玻璃体问题比较少、视网膜变性范围局限、裂孔分布不太复杂病例,尤其适用于马蹄形裂孔、大圆孔、裂孔处视网膜下液较多或难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降钙素原抗体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pdf VIP
- 2013-2022同等学历申硕学位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题库1-10.docx VIP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下载.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车载摄像头模块组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中国油田分布明细-含分布图.docx VIP
- 6.4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原理讲解).pdf VIP
- AIGC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