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败者之偏见和成者之纵容
对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另一种解读
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题为《成则王侯败则寇之历史偏见》,写完全文后觉得意犹未尽,今日读班固的《汉书》,方知“成则王侯败则寇”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历史长河里是多么“源远流长”。所以拟此题目进一步说明我在《成则王侯败则寇之历史偏见》之观点。
《汉书》中有一人物列表,把人赫然分为九等。
上上圣人类:如伏羲、神龙、黄帝、唐尧、虞腕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
上中仁人类:如女娲、女皇、娥皇、伊尹、箕子、比干、伯夷、叔齐、管件、蘧伯玉、子产、颜渊、子恩、孟子、屈原、鲁促连、蔺相如。
上下智人类:仓颉、 手、关龙逢、老彭、鲍叔牙、曹刿、百里奚、介子推、推母、董狐、孙叔敖、子贡、曾子、公治长、范蠡、西门豹、廉颇。
中上类:愚公、晋文公、赵盾、程婴、公孙杵臼、老子、伍子胥、勾践、长沮、桀溺、豫让、墨子、聂政、孙膑、商鞅、告子、田单、侯赢、平原君、毛遂、蒙恬、高渐离。
中中类:如祭足、齐桓公、申包胥、扁鹊、孙子、虺 子、淳于髡、宋玉、范睢、春申君、吕不韦、荆轲。
中下类:如公子纪、宋襄、越石父、吴起、苏秦、张仪、惠施、公不龙、秦始皇、李斯、项羽、陈胜、吴广。
下上类:如易牙、崔标、专诸、庞涓。
下中类:如鼓叟、象、商均、夏桀、妹嬉、赵高、赵武灵王、秦二世。
下下愚人类:如蚩尤、共工、三苗、后羿、商纣、妲已、管叔、蔡叔、褒姒、夏姬、南子、弥子瑕、阳虎、吴王夫差、赵高。
作为史学大家的班固,居然荒唐的将人分为九等,而分类的主要依据竟然是:“成则王侯败则寇”的成败标准。大凡败者都被打入后五类,只要是失败了,就没有其它条件可讲。
最为可气的是,他把蚩尤与“三苗”划为最低的一类—下下愚人类,直接打进十八层地狱,成为历史最低评价的标准案例。本人绝不讳言,我自己是苗族,而蚩尤和三苗是苗族人的祖先,看到把自己的祖先与商纣和赵高之流混为一谈,很是不爽,班固这份分类“人事档案”简直就是“民族歧视”。当然不爽归不爽,我们还得“冷静”下来,抛开感情用事,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度分析”方能澄清历史,指出班固这个危险史家的荒唐所在。
话说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生活着三个强大的部落联盟—黄帝、炎帝、蚩尤,这是大中华各民族的“三位”祖先,据说蚩尤部落联盟是由九个大小部落联盟组成。这九个部落又称“九黎”,蚩尤是这九个部落的最高首领,故蚩尤又称“九黎之君”,蚩尤部落在当时已经有远古文明,表现在三方面:一、实行刑法赏罚制度;二、发明了武器;三、产生了宗教。
《史记、王帝本纪》说,轩辕黄帝与炎帝部落战于阪泉,打败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遂与黄帝部落结成了炎黄联盟。蚩尤作乱,炎黄帝联盟遂与蚩尤开战。开始蚩尤九战九胜,最后一仗在逐鹿一战而溃,蚩尤被杀。最后一战被史书描绘得光怪陆离,但其中一个人值得注意,许多史家都提到一个在最后一仗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轩辕黄帝的女儿魃。一个女人在战争中起的作用是什么呢?许多史例让我们不得不猜想到一种阴谋—那就是美人计。难道黄帝为了赢得战争用自己的女儿使了美人计吗?苗族民间确有这样的传言。如此看来圣人黄帝(用今天的价值尺度来讲)会是这样卑鄙小人吗?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听信民间传说,但苗族文化与历史就是这样的口口相传,也不能完全没有事实可能,值得注意的事这个民间传说竟与史家关于魃的说法形成默契,那么这个传说的可信度就有得说了。
不管怎么讲,最终蚩尤失败了,黄帝胜了。于是在班固的《汉书》中一个成了上上之圣人,而一个成了下下之愚人,一个直上天堂,一个直下地狱,这是地道的“成则王侯败则寇”的偏见。
据说黄帝杀了蚩尤之后,还把蚩尤的首级配以铜身,并设灵位祭拜,这样看来,黄帝倒也不像班固那么狭隘,连敌人也能尊敬。这颇有点日本武士道精神—尊重敌人。而由此也说明蚩尤在黄帝心中也是英雄了得之人,拜蚩尤者除了黄帝以外,还有秦始皇、刘邦之辈也把蚩尤当作战神祭拜,为此我曾写了一道叙事诗《话说蚩尤》,把全诗抄给大家:
苍茫数千载,东夷有蚩尤。
雄踞晋冀鲁,少太昊为友。
对峙炎黄帝,黄河中下游。
冀南烽烟起,蚩尤用良谋。
九战告九捷,战报黯然收。
九黎之君没,古冢寿张有。
秦军兴建祠,沛公祭蚩尤.
史话任褒贬,后人写《春秋》。
赞歌扬美名,一曲过楼头。
蚩尤死后,九黎部落逐渐衰弱,部落逐渐开发台瓦解,一部份融合于炎黄帝,一部份南下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若干部落, 其中包括强盛一时的“三苗”,而后尧舜禹进一步对苗族先民进行了驱逐,“三苗”国破,苗族人被近往西迁徙。苗族被大规模驱逐的历史一直持续到唐宋时期。我参与编排过苗族大千徙舞。只要有苗族的地方都有这种舞蹈,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苗族答被驱逐都进有发生,唐宋之后是局部性的冲突,造成这一现象的重大原因就是历史偏见。
苗族人通过迁徙,而广布于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全世界现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