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于连看自我实现中价值取向
从于连看自我实现中价值取向
摘要:本文从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塑造的“于连”形象着手,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并与现实中的“于连”现象相联系,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和个人原因,为青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于连性格;于连形象;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118―02
于连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于连的原型是1827年《司法公报》报道的一桩刑事案件中的主人公安托万?贝尔德。马掌匠的儿子贝尔德受到神父的关怀,接受了较高的教育,进入了上层社会米肖先生家当家庭教师,因为与女主人恋爱而被辞退,后来一直怀才不遇。贝尔德将自己的厄运归结于米肖夫妇,企图枪杀米肖夫人后再自杀,最后被判处死刑。司汤达将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信念以及自己强烈的爱恨和敏感的判断力融入了“于连形象”的创作之中。
纵观整部《红与黑》的小说,可以发现于连是一个矛盾体,他集自尊、自爱、勇敢、真诚与自卑、怯懦、虚伪、狡诈于一体,他既充满激情,又冷静处事,既想骄傲独立又时时妥协退让。这种复杂的性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向上与妥协退让为一体
于连出身贫民,自幼就十分叛逆。他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不论出身只凭自身才干就能青云之上,他愿身着军服从军,功绩卓越而进入上层社会,但他身处王朝复辟时期,只能另择其道。当他看到神父收入颇丰时,就决定穿上黑色的教会服,通过熟背《新约》和《教皇传》来作为敲门砖,这些都是他积极追求、企图改变命运的做法。对于在德?瑞那市长家中,在遭遇粗暴训斥时,他的眼中“射出残酷可怕的复仇的模糊希望”,体现了他对于现实的对抗。而后来他投降木尔侯爵,充当“秘密会议”的走卒,又是对于社会和现状的妥协。
于连的雄心壮志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出于个人野心的成分,他拒绝了市长夫人、木尔侯爵的钱财,靠他的高傲和才能征服了市长夫人和侯爵女儿。他在爱情中积极争取“平民的尊严”和“平等自由”, 根本目???却是通过征服贵族女人来对社会进行反抗和报复,满足个人成功的野心。但这种野心却往往被现实冲淡,在贝尚松神学院,他伪装自己为博得院长和大主教的欢心;在巴黎,他逐渐陶醉在上流社会的美女、音乐和鲜花之中,妥协于他所厌恶的“上流社会的阴谋和伪善”。
二、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体
于连始终想要维持自尊的地位,他要求与贵族地位平等,在去市长家之前,就问:“将来,我和谁一起吃饭呢?我可不想当仆人。”当他熟练地背诵《圣经》,令市长一家刮目相看时,他更加感到一种强烈的自尊心。但是这种敏感脆弱也来自于他的自卑感,出身贫民,并时常遭受两个哥哥的欺负,于连认为他很平凡、庸俗,他自己都很讨厌自己。对于爱情方面,他也是自尊与自卑相交杂地爱着。他第一次追求德?瑞那夫人,出于或是他平民的“责任”,或是减轻她对于刚离开锯木厂可怜工人十有八九的“轻蔑”;他博取马蒂尔德小姐的爱,是想证明平民子弟会比贵族更有被爱的价值,这些都体现了他渴望平等恋爱的自尊感和一丝丝害怕拒绝的自卑感。
三、正直与虚伪为一体
于连心底里崇拜拿破仑,却当众辱骂拿破仑;他不信神,却孜孜不倦熟读经书,研究神学,这些都是虚伪的,但是内心深处,他痛恨这种虚伪,他凄苦地嘲笑自己。他同情贫民,曾为彩票局一家人的生活而担忧,也给予葛斯先生同情,这些都是他善良正直的体现。他用温柔和美貌追求到了德?瑞那夫人和马蒂尔德小姐,但这些所谓的爱情在他的头脑中都比不上名誉和地位,爱情只是铺路石,他一直被“向上爬”的情结支配。在他不断斗争的内心世界,私欲也在不断膨胀,当谎言被拆穿,他容忍不了市长夫人的背叛,扣动扳机。最后他仔细深思自己奋斗的一生,恨透了社会的不公和伪善,厌倦了虚伪的生活,慷慨赴死,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也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司汤达将这个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于连形象其实也是现代一种青年人的缩影,这些人充满着理想抱负,却又感到无可奈何,内心深处敏感自卑却又想维持自尊自强的形象。如何使青年人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树立起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应时刻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校园里出现的一系列恶性事件也震撼人心。比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2年的“黑熊被泼硫酸”事件,不断出现的高校大学生因学习压力、恋爱不顺造成的自杀、他杀事件,以及 “金钱至上”的婚恋观等不断地挑战大众的心理承受力,不禁让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欠缺而唏嘘。如何针对现状,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指引青年人走向正确的奋斗道路,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价值偏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