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港产合拍片困境与出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港产合拍片困境与出路

论港产合拍片困境与出路   【摘要】 随着2003年CEPA协议的签订,香港电影人加速了北上进程,港产合拍片成为香港与大陆影坛合作拍摄的主要形式。不过,大陆市场在给香港电影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之外,由于特定的审查制度与观众审美,使得港产合拍片不仅丢失了原来香港电影的味道,而且市场收益也日趋严峻。在这样背景下,2013年的杜琪峰新作《毒战》另辟蹊径,不仅延续了香港电影的风格,而且巧妙避开了电影审查,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给港产合拍片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道路。   【关键词】 港产合拍片;《毒战》;CEPA;杜琪峰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   杜琪峰成为近年来少有的能够自由游走在商业电影与艺术影片,大陆市场与香港、海外市场的一位导演。2013年的4月与7月,他接连推出《毒战》和《盲探》两部电影,一贯的银河映像路数,但却又能够婉转地适应大陆电影市场???在这个电影票房高企,但却评论不佳的时代,来自香港的杜琪峰电影创作理念能够给予试图在大陆市场分一杯羹的港产合拍片一些启示。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2013年4月2日大陆上映的《毒战》必然会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也许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难以判断它究竟是中国电影生产现状下的空谷绝响般的特例,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具有模仿性;还是它象征着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先行者,用它的非常规的内容与影像实践预示着中国电影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不管《毒战》是特例还是先例,它用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内容表达,给表面繁荣实则问题丛生的大陆电影生产,尤其是香港与大陆的合拍片困境,带来了冲击和亮光,具有不可忽略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值得严肃对待。   在日益发达的全球化市场背景下,合拍片愈来愈普遍,它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制作单位共同合作拍摄的影片,发行时通常有两个或多个语言的版本,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合作各方的投资方式和数量、发行分成的比例和结算方式等。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环境下,大陆与香港的合拍片是最早展开和具有文件协议的模式。香港与大陆的合拍片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首部合拍片是1982年著名导演张鑫炎拍摄的《少林寺》,影片在大陆实景拍摄,在海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捧红了功夫巨星李连杰,掀起了民间对少林寺的崇拜热潮。随后,香港不少导演纷纷来大陆拍摄电影,在当时娱乐匮乏的大陆,这些合拍片基本都获得了成功。但是,这些只是香港与大陆民间的合拍片交流,处于简单层面的合作。真正意义上的香港与大陆合拍片要以2003年双方签订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为开始,协议中涉及到合拍片政策的部分主要有:香港公司拍摄的华语影片经内地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可不受配额限制,作为进口影片在内地发行;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可视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在香港与内地合拍的电影中允许港方人员增加所占比例,但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1/3,故事不限于发生在中国内地境内,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   由于香港本土电影市场的萎缩,香港电影以往的主要市场台湾、东亚、南洋一带也基本失去,因此大陆电影市场成为香港电影的最后一块庞大蛋糕。2004年,随着CEPA协议的正式实施,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在最初的一两年内,香港电影借助大陆注入的电影资金,以相对成熟的电影生产方式,在庞大的内地电影市场上确实收获不少。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合拍片却进入了一种欲振乏力的困境期,令人对合拍片的前景置疑。合拍片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CEPA电影政策的双刃剑效应开始显现,其对合拍片的主题、剧情等审查压缩了合拍片的题材选择的空间,以致香港电影人擅长的很多电影类型,例如黑帮片、警匪片,难以拍成合拍片在大陆上映;其次,合拍片的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电影给人粗制滥造的感觉,为了迎合香港与大陆两地的市场,简单地将一些元素拼贴,反而在两地都失去了支持。正如香港电影人文隽所说:“我拍过一部片子叫《我的美丽乡愁》。我的想法是,打工妹身份,女白领的身份,广州背景,两种类型的人,算是迎合了吧?可是效果不太好。我的意思是说,有智慧、有想法的人都会判断错误,更何况,躲在香港炮制,加一点内地因素,这怎么能轻易成功呢?”[1]41   因此,处于困境中的港产合拍片难以舍弃庞大的内地电影市场,但又难以把准其脉搏,于是拍摄策略则是一边倒地重拍过去的香港经典电影,企图以这种方式既巧妙地迎合两地观众的怀旧消费,又能避开大陆电影审查的壁垒。例如,这几年频频出现的《新少林寺》、《大上海》、《江山美人》、《倩女幽魂》等等,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但是,这种以怀旧消费为卖点的电影模式,根本无力取悦现在的电影观众,因为现在的电影观众主体都是年轻人,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