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富士山,追寻江户时代画像旧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富士山,追寻江户时代画像旧影

环富士山,追寻江户时代画像旧影   到日本去!一个源自画像的旅行梦想   文人雅士喜欢把所居住的朝北房子,称为北斋,不过我这里说的北斋,不是住所,而是一个人名,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1760-1849)。我认识这个名字,是从《凡高自传——书信集》开始的,凡高给胞弟提奥的信中几次提到北斋及浮世绘技法,并自称受其影响不小,他敬佩北斋的作品像“呼吸一样简单”,“能轻松自如地几笔就画好一张人物画。”(《凡高自传》,第352页)原来,日本绘画对印象派作品的冲击如此之大,这是我难以想象的。   此后,我有意地关注五四时期留日那批新文化运动健将们,这才发现其实是我孤陋,鲁迅、丰子恺、叶灵凤都对北斋产生过兴趣。鲁迅说,他最早喜欢的日本画家就是北斋,后来有所改变,也许是他本人更喜欢有力道的作品,但是“北斋适合中国一般人的眼光”(《鲁迅书信集》下卷,第163页)。鲁迅还买了不少北斋的木版画谱,只是《北斋漫画》太贵,不舍得下手,后来有些遗憾(周作人《鲁迅的故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00页)。   依凭两位名人的“强力推荐”,我开始到处寻找北斋作品,首先我吃惊的是,他竟然画了不少中国题材的漫画,比如水浒108将,还有孙悟空,难怪鲁迅说,当时的中国人比较喜欢的是北斋。后来,我看到了北斋的代表作品“富岳36景”,我想鲁迅所说的“喜欢”,应该是“富岳36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水浒人物和孙大圣只是简单再现故事中的一个场景,鲁迅连提都不提。   名为“36景”,实际上有46幅作品,每一张都撷取江户时代的一个世俗生活画面,而且都以富士山为背景,只有一幅把富士山当做描绘主体——《凯风晴岚》。有田间、海边、山中等不同场合的生活场景。比如,田埂上,突然吹来一阵狂见,一位农夫草帽飞走了,他一边追一边叫;商船在巨浪中间颠簸,船里人很有经验地一边卧倒,似乎也见怪不怪;远江山中,伐木工人正对着大木料忙得不亦乐夫;田野、水车,母亲忙于秋收,顾不上身边玩乌龟的小孩;还有小孩子们在自家屋顶上放风筝,线拉得似乎比富士山还高……这些场景不同于我们寻常??到的浮世绘,在原有的印象中,浮世绘主要表现两种人生活,即艺伎或者武士,这一静一动几乎占据了浮世绘全部。   也许是因为这些新鲜画面的刺激,我萌发了一个想法:让北斋带我去看日本的“富岳36景”!   从新宿到箱根,跨越时代的富岳众生相   我的北斋之旅,起点在东京新宿。有人告诉我天气好,加上运气好的话,在新宿或者品川就能看到富士山。当我从东京东北部的上野,乘地铁绕半个东京,到达西部的新宿时,发现再好的天气,也不可能看到富士山,因为这里到处高楼林立,根本没有天际线。我旋即搭上新宿到箱根的“浪漫电铁”,这一趟列车所经过的地方,正好是“富岳36景”描绘的区域。   出了新宿,我看到的多是一二层住宅,虽然有点密集,但房屋之间排列有序,只是电线杆像蜘蛛网一样密布。   也许是我一直盯着天际线,对空中的任何东西特别敏感。过了二十分钟车程,田园风光出现了,平板房也多了起来,不是钢筋水泥的,当然也不是木制结构的,而是现代制板合成的,应该是传说中具有抗震功能的那种。房屋基本不超过两层,结构简单,房屋与田园结合在一起,远处的山峦很有层次地排列着,田间偶尔有劳作的农夫。从乡村穿过时,我看到有人在搭盖屋顶,一个站着接板材,两个蹲着铺板材。这些画面不正恰似“富岳36景”所描绘的场景吗?只是少了富士山作为背景。   浪漫电铁沿着东海岸线行驶,我从窗口探看,海滨风景迎面扑来。海边站点到了,一批人流带着水上度假用品下车。北斋的“富岳36景”至少有6幅与东海道的海有关,比如《东海道金谷》、《东海道江之浦》,描绘的是海上作业的场景。我想也许是因为海平面视野更宽阔,有助于突现富岳之美。   这一天风平浪静,可我脑中不时闪现过东海道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巨浪》,这幅作品是北斋的代表作,可以说也是江户时代浮世绘的一个重要符号。两艘木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船里还有一排不慌不忙的水手,如果不仔细看,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最简单的解读,就是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但人们并没有屈服。我记得BBC曾就《巨浪》创作了一部专题片,从科学角度分析神奈川“巨浪”的合理性,而并非北斋的凭空想象。   看过了北斋曾经描绘的田园和海边生活画面,我们很快到了汤本,这是离富士山不远的一个集镇,许多游览富士山的旅客都以此为中转站。我到这里,除了看富士山外,更希望的是看到“富岳36景”重山叠岭画面的再现。“富岳36景”中有几幅以这里为创作题材,《箱根湖水》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幅。   我在汤本住进日式旅馆后,就直奔箱根芦之湖,这里是富士山最佳观景点,有湖水,有名山。我登上了英式海盗船,一路张望,可是云里雾里,富士山始终不肯露脸。我弃湖上山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