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提升广播民生节目舆论引导力
如何提升广播民生节目舆论引导力
2002年,烟台人民广播电台与烟台市委机关建设办公室、烟台市人民政府纠风办联合打造的政务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民生热线》破土萌芽,“让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搭建沟通桥梁,关注民意民生,引导社会舆论,注重服务实效,履行媒体责任……如今《民生热线》已枝繁叶茂,成为烟台市委、市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三条主渠道之一,被誉为替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线”,优化政务环境的“监督岗”、缓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并荣获“全国广播栏目民生影响力十强”的殊荣。
创新发展,打造官民对话渠道,架起干群“连心桥”
记录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媒体应尽的责任。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利益多元化、需求多元化。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政府部门要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广大群众要求畅通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是否可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不能邀请政府部门嘉宾走进直播间与听众互动交流,并使之常态化?当我们将这些设想与当时负责烟台“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市直机关工委领导沟通时,得到了大力支持,2002年3月29日,《环境与发展》节目(2008年后更名为《民生热线》)应运而生。这是后来烟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与群众沟通交流的三条主渠道中最早开通的一条,烟台人民广播电台也成为当时在山东省、全国率先开办此类节目的电台之一。
现在看起来顺应潮流、驾轻就熟的事情,10多年前却让我们忐忑不安、如履薄冰。那时,烟台市民大多不太善于甚至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诉求,开通这样的热线节目要是冷场怎么办?一旦遇到个别情绪激动的听众,节目的导向如何把控?邀请部门做节目,有的单位抱怨:常规的工作还忙不过来呢,谁愿意到直播间去“自讨苦吃”?……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摆在面前。进,则困难重重;退,却可以安稳度日。
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周边兄弟电台发展咄咄逼人,群雄逐鹿,如何才能赢得先机?答案很明确: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唯有创新,才有作为。经过缜密的研讨、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墨守成规,最终只能是固步自封、随波逐流;放手一搏,或许可以柳暗花明、更上层楼!
砥砺奋进,破茧成蝶。在汗水与心血浸润下,《民生热线》在发展的乐章中奏响动人的和弦:10多年来,众多政府部门、窗口单位的便民服务举措在节目中随着电波飞入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烦恼忧愁在热线里渐渐消融。《民生热线》成为展示部门形象的大舞台、群众矛盾的化解器、增进干群感情的润滑剂。如今的成绩让我们对当年的决策更加有了底气:
据广州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的调查,2013年第一季度,烟台人民广播电台《民生热线》的收听率达3.98%,市场占有率高达39.0%,连续多年在早7:30~8:00这一黄金时段在烟台地区各广播节目中稳居第一。
《民生热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全国广播栏目民生影响力十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人民网、搜狐、网易等媒体都对节目的成功运作进行过专门报道。
情系民生,真心实意为百姓排忧解难,赢得信任,树立品牌
民生无小事。正因为如此,我们始终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作为《民生热线》节目的立足点,将话筒交给市民百姓,把目光投向群众最关心、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烟台市工商局上线,有市民打来热线,说通过中介买了一套二手房,交款后才发现被“忽悠”了,想让中介退还16万元房款;烟台市交通局上线,听众反映牟平院格庄镇有几个村不通公交车,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烟台市劳动保险事业处上线,有听众投诉说,莱山某工业园的水产公司没有及时给职工交纳养老保险……
一桩桩,一件件,热线传递的,满是群众的信任和期盼。《民生热线》开播至今,共接听热线电话10万多个。群众投诉、反映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环保等民生问题100%得到了回复,97%以上的问题得到落实解决。《民生热线》用务实高效的行动打造品牌,成就了一个政府、百姓共同关注的栏目。而此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百姓有了问题不知道该找谁解决;政府部门人员有限,又很难将每个角落的情况都了解清楚。《民生热线》搭建起双向交流的互动平台,让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自身工作的盲点,对症下药,将百姓生活中的疑难杂症一一化解。正是这一件件看似“鸡毛蒜皮”的琐事得以妥善解决,纾解了百姓的不满情绪,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形象,让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一位听众在投诉的问题得到解决后,特地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说:“想不到给节目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大问题;想不到老百姓的意见这么受重视!”他说:“办实事的节目,老百姓爱听!”
引导有力,理性监督,履行主流媒体责任,提升民生影响力
关注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