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与智慧完美阐释
精神与智慧完美阐释
一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以绚烂多彩的音乐盛宴席卷城,于2012年11月2日圆满落下帷幕。作为这届音乐节重头戏之一,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uchbinder)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无疑带观众以巨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这套被誉为音乐中“新全书”的旷世之作由钢琴家在10月13—20日分7场音乐演奏。在完成最后一个音符后,观众纷纷起立报以经久息的掌声。随后,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执行主席邓榕士授予布赫宾德先生本届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奖颁发了荣誉奖杯。
鲁道夫·布赫宾德在国内虽不甚广为人知,实际却是位在世界舞台上堪称重量级的钢琴演奏大师。最重要的表作之一是2010年在德累斯顿申培尔歌剧院现场演奏录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唱片。这套唱片在2011年5月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发行并收录在立体声古典名厂RCA专中。凭借这套唱片,布赫宾德被《德国法兰克福日报》
冠以“当今最重要、最具洞悉力的贝多芬作品演释大师之”的美誉。
到目前为止,布赫宾德已经在慕尼黑、维也纳、汉、苏黎世、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四十多个城市演出过贝多全套钢琴奏鸣曲,这次赴北京表演也实现了他在五大洲绎贝多芬全套奏鸣曲的壮举。布赫宾德为了此次演出还憾地错过了10月14日在柏林举行的德国“回声”古典音大奖的颁奖仪式,他凭借《贝多芬:奏鸣曲遗迹》获得了该大奖的“2012年度最佳钢琴家”称号。
布赫宾德这次呈献的贝多芬音乐盛宴被排在三里屯Village橙色大厅,大厅外相对喧的环境和室内安静的钢琴独奏形成了鲜明对,每一场音乐会都通过三里屯Village南广场显示屏进行同声和影像直播,从演奏开始前到结束广场上聚集着众多观众,大多是不能票入内专门赶来欣赏的爱乐者。音乐节组织还特别邀请专业视效团队制作了一系列3D特,根据每首钢琴奏鸣曲的气质和情绪,LED示屏不断变幻神奇的特效画面,使贝多芬极想象力的钢琴奏鸣曲与炫彩夺目的特技效果呼应,这种艺术表演形式也成为本届艺术节一个新颖创意。布赫宾德对此则很享受其,他说:“总会有两种互相冲突的氛围,喧嚣的场外和静的场内,我演奏时喜欢将整个人投???进音乐里,每当时,我会忘记自己身边的一切。”
二布赫宾德看来,贝多芬奏鸣曲是钢琴艺术的巅峰,逐一演奏的特殊魅力就在于以一种整体的风貌让人领略多芬音乐构思的睿智、情感表达的深邃和音乐性格的独,更好地体悟作品之间的差异与多样性,以展现贝多芬鸣曲在形式、技巧和风格上各个时期的不同与蜕变。这音乐传递者和听众都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布赫宾德一度被认为是演奏家中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他却始终持着自己不炫耀和不张扬技巧的艺术追求,坚守着他尊的维也纳音乐传统的艺术品味,可以说是一位低调而内深厚的钢琴大师。
布赫宾德在曲目安排设计上的匠心独运,使观众在每一场音乐会都能领略和体验不同时贝多芬音乐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表述,更全面感受贝多芬创作中的丰富蕴涵与博大精深。
贝多芬早期和中期奏鸣曲被分别安排在六场音乐会中。他的演奏中始终保持着统一音乐风格特征,声音清晰干净、结构平衡稳,作品的结构在和声构建中得到清晰地展,每一个音、每一个乐句从声音、力度、速、和声等诸多元素都处在恰当的位置上。如第一场《f小调奏鸣曲》(Op.2.NO.1.)中明感觉到第一乐章节奏极为严谨,动感且不失重;第二乐章中主题感人至深,音色圆润、精致,层次晰;第四乐章中主题间的对比则不像想象中那样强烈。
第二场《c小调奏鸣曲》(Op.10.NO.1.)的第一乐章主题感一直在一种严肃的精神支配中,趋于淡泊的处理仍不失定的性格;第三乐章充满着贝多芬式的古怪幽默,在乐结尾处使这种幽默达到极致,但从他的演奏中感受不到意,似乎一切如常,令人意犹未尽。第六场《c小调“悲”奏鸣曲》(Op.13.)之精彩让人难以忘却,悲痛而缓的引子与激烈带有煽动性的快板动机的相互交映给人以象万千之感,音乐与节奏把控得熟稔有度,戏剧性的冲被安排在适当而准确的位置上。虽然橙色大厅声响效果是那么充分,但布赫宾德演奏中细腻的音乐拿捏和充沛表现力仍能到位地传达给听众。对于贝多芬音乐真谛的释,可以看出完全无需任何画蛇添足,在具备了充实的奏能力基础上,将音乐中本真的、纯粹的信息均衡地阐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不乏多首名作,第一场即带给观《d小调“暴风雨”奏鸣曲》(Op.31.NO.2.),其中连不断的乐思、戏剧性的音效之间巧妙的结构等营造出幅浪漫的大自风景图。第一章快板部分的奏字字切中;第三乐章则由远近、音流奔,段落之间的接设计尤佳。
第三场《降E 大“告别”奏鸣》(Op.81a)是贝多芬为朋友行所题献而,引子忧郁而重,三个下行程所代表“离的号角”声音厉哀婉。布赫宾德在其中处理上显然没有突出过多的感娇柔,而更强调告别动机中精致灵动的情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