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受伤文明》看印度新旧文明.docVIP

从《印度受伤文明》看印度新旧文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印度受伤文明》看印度新旧文明

从《印度受伤文明》看印度新旧文明   摘要:独立后的印度,在西方文化和本身传统的双重冲击下,早已是一个破败的国度,纯粹的印度历史已然结束。在甘地主义、印度古文明和种姓制度的深远影响下,当代的印度人无法建立起新文明,依然沉浸在那曾经辉煌的过去。本文从奈保尔眼中的印度文明和印度古文明的对比以及奈保尔对甘地主义的分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下,印度究竟何去何从,是完全抛弃过去还是在继承古文明,建立一个有深层文化根基的新印度文明。很明显,要想建立真正的新的印度文明,就要完全抛弃所谓的古印度文明,重新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消除无根性。   关键词:受伤的文明;甘地主义;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3-02   在《文化无根:以V.S.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中,梅晓云将文化认同与移民文化分为拔根-飞地型、植根-同化型、去根-无根型、双重认同型。作者在文中分析到,由于第二三代移民疏离了母国文化,同时又不能认同移民居地文化,没有族群历史和族裔群体,成为真正的漂泊者,无根人、世界公民,V·S·奈保尔正是其中之一。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无根,两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冲击,形成奈保尔对印度解读的理性分析与直觉感悟的抵牾。《印度:受伤的文明》是英国著名后殖民主义作家奈保尔所写的印度三部曲之一,1975年在甘地夫人颁布紧急状态令前后,奈保尔再次对他的祖籍印度进行了探访。与第一次的不同,作者在书中感叹道:没有任何文明对外部世界那么缺乏抵御能力;没有一个国家那么轻易就被侵袭和劫掠,而从灾难中学到的那么少。两极分化在印度得到了最好体现,一方面是不断崛起的少数富人集团,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贵族生活;另一方面是满街的乞丐、流浪的儿童和连绵不断的贫民窟。   1.奈保尔眼中的印度文明   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到有时候老印度--那个许多印度人喜欢谈论的古老的,永恒的印度,似乎就这么延续着。 在谈及维加雅那加这座城市时,奈保尔写道,建于14世纪的王国,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但是因为她保存并重复着印度教遗产,很难有创新,到了16世纪,最后被征服者所蹂躏。而现在这片土地由于400年前的毁灭,现在只余一座神庙,曾经繁华的街道,现在是条陋巷。维加雅那加对朝圣者而言就是那座幸存的古庙,周围的破败就像是古老魔力的的证明,正如对过去辉煌的幻想调和着对现实破败的接受。大部分人因循守旧,一直坚守着那破败的维加雅那加城,守护着那里的一切,包括那里的破旧的房屋、拮据的生活、颓废的宗教信仰和所谓的古代文明。然而当权者又在这片废墟的不远处建了霍斯派特城,虽然称之为新城,或者说高新区,但是却破败肮脏,且不宜农耕。在民族引以为傲的老与允诺带来的新之间总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令文明断裂开来。   在比哈尔北方,人们一生下来就知道他们以后会做什么。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种姓和位置;每个群体都生活在从远古时代便划定的各自区域之内;贱民和捡破烂的人住在村子尽头。这是一个靠估计就能预见自己命运的地方,他们安于所知的世界,对那些某些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古老辉煌传说,他们已经无意识地忘记,或者不愿提起。他们只是守着他们的业,认为任何超越现实生活的都是空洞和虚幻的。他们对于印度已经消失的古文明彻底绝望甚至极端嘲讽,但这却跟现实的失望或反抗毫无关系,只是尊重现实生活中权威的仪式性表达,表达他们对权威的百分百的依赖。在世界猥琐、人类可能性的观念消失的地方,世界就被看成是完满的,人退却到他们最后的、坚不可摧的防御里。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他们的种姓,他们的业,他们在万物体系中无可动摇的位置;他们对这些东西的了解如同对季节的了解。回归印度就是回归到世界深层秩序的认知里,所有事物都固定化,神圣化,所有人都安之若素。   2.古印度文明   2.1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指出: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在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从公元前2500 年左右印度文明的兴起至莫卧儿帝国的衰亡,印度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各地割据称雄,小国林立,极少形成统一王朝。孔雀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这三个帝国是统一强盛的帝国,但即使是这三个强大的王朝,也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印度次大陆,其统治范围只是覆盖了次大陆半数以上的土地,仍有诸多小王国在帝国的版图之外。如号称统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实际上只不过是以宗主权加在原来的统治机构之上而已。古印度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其首要原因是与割裂、分散的自然环境有关;其次,异族的不断入侵也阻碍了印度的统一。继雅利安人之后,希腊人、波斯人、安息人、大月氏人、贵霜人、土耳其人等不同民族的入侵者,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