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目录学看中国艺术学学科演进与建设
从目录学看中国艺术学学科演进与建设
摘要:艺术学学科的独立需要艺术学文献目录的学理支撑,艺术学科的独立有一个分类细化独立的演进建设过程,从图书馆学的目录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艺术学在学科中的位置。艺术学一级学科独立以后,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的成熟还需要一代又一代学人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目录学;艺术学;学科位置;学科独立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文献学具有“条别学术异同”,“考镜学术源流”①的作用。从文献学的目录学可以得知艺术学科在中国目录学中的历史形成与学术位置。学科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壮大,提出新的学科分类要求,明确学科概念与学科位置。当文献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建立新学科的文献目录。由于历史的原因,艺术学学科在南宋形成文献门类目录,20世纪图书目录有艺术门类,但是学科目录隶属于文学,直到2011年才独立成为学科。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本文研究的目的,试图从文献学的目录学,梳理艺术学科的历史形成与学科位置。
一、从“术艺志”、“杂艺”到“杂艺术”
目录学在中国已经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目录学一词始见于十一世纪《苏魏公谭训·卷四》:“此儿有目录之学”语。早在唐代,僧人智升《开元释教录序》曰:“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表卷帙之多少,庶拾遗漏,删夷骈赘,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十八世纪晚期史学家王鸣盛(1727-1797),在《十七史商榷》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张之洞《輶轩语》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读书要“因类以求,各有专注。”是所谓“有专门之书,才有专门之学”。
1.西汉刘歆《七略》之六艺略
《七略》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古籍文献目录,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参与校书,刘歆编成《七略》。《七略》原书已经佚失,其基本内容保存在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据载《七略》:“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有《术数略》,有《方技略》。”《辑略》是全书的总要,颜师古注:“辑与集同,谓诸书之总要。”《七略》的图书分类实际上是六大类。《七略》将《六艺略》放在图书文献门类目录之首的位置。六艺是中国学术的总汇,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的源泉,所以位于图书文献之首。六艺之中包含有艺术的内容,如《礼记》中的《乐记》;《诗经》中的音乐。但是没有艺术图书略。
附表1西汉刘歆《七略》,基本内容见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一、《辑略》佚失二、《六艺略》三、《诸子略》四、《诗赋略》五、《术数略》六、《兵书略》七、《方技略》2.刘宋王俭《七志》之术艺志
《七略》经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创造以后,仿造其图书分类法的不泛其人。影响较大的有刘宋王俭《七志》分类法,王俭(452-489),字仲宝,琅琊(山东临沂)人,公元473年,王俭依照《七略》之体,增加道、佛二经,编撰了《七志》四十卷,《南齐书·王俭本传》作四十卷,实为九志,上表献之。据《隋书·经籍志》称《七志》,《七志》经典志、术艺志、图谱志含有艺术文献的成分。
附表2刘宋王俭《七志》中“术艺志”纪方技
志略分类次序:1志略内容:一曰经典志1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二曰诸子志1纪古今诸子;三曰文翰志1纪诗赋;四曰军书志1纪兵书;五曰阴阳志1纪阴阳图纬;六曰术艺志1纪方技;七曰图谱志1纪地域及图书道、佛附见,合九条2.南朝阮孝绪《七录》之杂艺
《七录》是一部私人著作,与政府藏书无关,南朝梁阮孝绪撰。阮孝绪(479-536),字士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附近)人。“年十三,偏通五经”,家有百万遗产却坚辞不受。终身隐居不仕,“博极群书,无一不善,精力强记,学者所宗。”著有《七录》12卷,总集众家,创为新的图书目录,在刘歆《七略》,王俭《七志》的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阮孝绪《七录》分类法中依然没有明确艺术的位置。只有“杂艺”与杂占、医经、五行、历算等并列。由于《七录》失传,杂艺的书目难以查考。
附表3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分类法中有“杂艺”
经典录内篇一1易尚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记传录内篇二1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子兵录内篇三1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文集录内篇四1楚辞别集总集杂文术技录内篇五1天文历算五行卜杂占医经经方佛法录外篇一1戒律禅定智慧疑似论记仙道录外篇二1经戒服饵房中符图4.《旧唐书·经籍志》之杂艺术
《旧唐书》修成于941-945年之间,《旧唐书·经籍志》全部删节于《古今书录》,以四部甲乙丙丁分录图书,在丙部子录有“杂艺术类十四”图书门类目录,出现了艺术图书门类目录,并且从“兵家类”中抽出《棋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