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临床护理分析.docVIP

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临床护理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气胸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0岁,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82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好转出院,9例转胸外科治疗好转,2例患者胸痛、胸闷、气喘等症状不明显,自行出院,治愈好转率93%。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是目前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是配合治疗的重要环节,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70-02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在无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引起气体在胸膜腔内蓄积。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预防肺受压。[1]手术过程常需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牢固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要点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十分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00例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气胸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0岁,均符合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临床效果。   1.2临床表现   1.2.1呼吸困难这是气胸患者的普遍表现,其严重程度与肺被压缩的程度和原有的肺功能状态有关,患有慢阻肺的老年病人表现较为明显。慢性发作的气胸,健侧肺脏可以代偿性膨胀,临床症状相对较轻。   1.2.2胸痛该症状在气胸患者中最为常见,而且可能是轻度气胸的惟一症状。常在发生气胸的当时突然出现尖锐性刺痛或刀割痛,可能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壁层胸膜受牵张有关。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局限在胸部,亦可向肩、背、上腹部放射。[2]   1.2.3刺激性咳嗽自发性气胸时偶有刺激性咳嗽。   1.2.4其他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血压低、心悸、四肢发凉等。   1.3诊断   1.3.1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胸像上显示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无肺纹理,胸腔上部往往有少量气体,常被骨骼掩盖。有些患者在胸片上可以看到肺尖部肺大疱;当胸内存在粘连带时,萎陷的肺被不规则压缩,边缘呈分叶状;患侧膈肌明显下移,气管、心脏移向健侧。[3]   1.3.2胸部CT扫描能清晰显示胸腔积气的范围和积气量、肺被压缩的程度,有些患者的扫描结果显示肺尖部肺大疱。其中积气量的多少用于诊断含极少量气体的气胸和主要位于前中胸膜腔的局限性气胸。   1.4治疗100例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减轻积气对肺和纵隔的压迫,促进肺尽早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5护理   1.5.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1.5.2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需保持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1.5.3维持引流通畅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min-1h一次,以免管口堵塞。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如无水柱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4]   1.5.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1.5.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   1.5.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1.5.7拔管指征2-3d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