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犀利与温婉叶楚伧为人之道
犀利与温婉叶楚伧为人之道
叶楚伧(1887~1946年)是江苏吴县人,南社著名诗人,后弃文从政,官至国民党中常委、江苏省省长、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部长等要职。在政府高官中,叶楚伧是典型的士人,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的平易风格,宽以待人,博得一片清声。
南人北相 兼具内敛与豪放
叶楚伧是典型的“南人北相”,出生在吴侬软语的温柔之乡,却长着一副北方人的伟岸仪容。有人曾谓:“吴中得山水之秀,士多文弱,决鲜如叶先生之风采雄俊,有若关西大汉,河朔健儿也。”叶楚伧的诗文秀丽清逸,其笔名“小凤”宛若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实难与他的形象吻合。难怪胡朴安曾戏称:“以貌求之,不愧楚伧,以文求之,不愧小凤。”诵此数语,确有几分神似,叶楚伧之性情容貌跃然纸上。不过若是剥茧抽丝,不难发现叶楚伧的为人之道则兼具豪放与内敛、激进和温良,既契合他的相貌,又与其内在十分贴切。
早年叶楚伧在苏州求学时,因警察调戏良家妇女,他曾痛殴该警以示不平,结果遭警局拘捕二日。后被校方知悉,反责其多事,并记大过。可见,叶楚伧少时即有豪杰之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叶楚伧在汕头主持《中华新报》笔政时写下不少诗文,表达他反清的雄心壮志。在《梦吴江行》中,“君王不向鼎湖去,马革何处非疆场。朝以太庙负矢出,暮挟胡俘北门入”之句凸显其忧愤国事之燕赵侠士之概。而《中华新报》更是锋芒毕露,口诛笔伐,直指清王朝。黄花岗起义后,四川保路风潮继起,叶楚伧做社论题曰“新七杀碑”,斥责当局杀戮无行。“两广”总督张鸣岐下令封禁其报,叶楚伧不屈不挠,将报纸更名为《新中华报》重又出版,其持论愈益亢激,声震朝野,他的大丈夫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1913年,叶楚伧入上海《民立报》主编副刊。他撰写社论,以灼灼之言抨击时弊,一时闻名遐迩。其后,宋教仁被暗杀以及二次革命爆发,他接连发表讨袁檄文,痛斥其篡权阴谋和陷害民党的伎俩。在《祭黄花岗诸烈士》一文中,他痛骂袁世凯“狐鼠充位,当路杀人,贤俊殂丧,国基摇落”,决心“秉此以战诸魔不幸不胜,行来侍诸烈士……一矢还庙,以告成???”。
其后,叶楚伧在主持《民国日报》期间,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与主张,大笔如椽,使该报社论极具鼓动性。他本人则以一种豪迈明达之风范,白酒一杯,稿纸满桌,雪茄一支,边饮边写边吸,精彩华章即刻呈现。其形象哪有半点江南士人的情调,活脱脱一个“大快朵颐”的“北相”之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叶楚伧为之摇旗呐喊,大造舆论声势。那一段时间,他备尝艰辛,“尤绌于资”,往往“晨须出刊,先夕尚无一钱购报纸”,只能四处筹措,不足时则告急于夫人,典当首饰衣物以度难关。在这种艰困之下,《民国日报》却无一日中断。曾与叶楚伧共事的老报人成舍我后来回忆说,“楚伧先生领导有方,无长官僚属之隔,大家打成一片,有如一个大家庭”,故“全体同仁均能咬紧牙关,奋斗不懈”。他特别谈到一件小事:是时,报社同仁常撰写小说以换取生活费,但稿酬因人而异,叶楚伧名气大,1000字可以拿到3块银元,而他们则为一块或两块,于是便“投机取巧”,往往请叶先生签个名,既好投稿,又可博得高酬。“对于能予社中同仁帮助,楚伧先生均乐而为之,不以为意。”橘皮脸、酒糟鼻的叶楚伧,看相未必至善,但其内心绝对是一个“好好先生”。
叶楚伧早年的道德文章深得时人赞赏。他本人天性笃厚,待人谦抑恳切,虽跻身显位,却恂恂儒雅,一仍书生本色,未尝有骄矜之态,更无官场习气;惟作文章则大异,挺劲疾厉,尝谓:“做人不可露锋芒,做文章却不可不露锋芒。”此言不虚,文雅是他的一面,豪迈则是他的另一面。他的小说从形式上看文笔艳丽,富于女性美,用南社王大觉的话来说叫做“不脱吴儿山温水软之习”,这和他“关西大汉”般的外貌恰成鲜明对照;但他的作品绝非仅限儿女哀情,不乏颇具“激情”之作,或赋予音在弦外的寄寓,而他主持报社笔政,其文其论更是笔走雷霆、气凝山岳,有跃马横刀之概。
弃文从政 为官清廉且尽职
叶楚伧在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一次,蒋介石遣差役送一要函给他,差役叩门后,叶亲自开门,差役曰此信须投交叶主席亲收,叶答本人即是。差役大惊,以为省长必有华贵气派,如此节俭清操,似乎不类,乃熟视良久,于狐疑间交出要函而返。1928年,叶楚伧在南京监造中山陵,负责陵园工程采石的工程队从太湖西山返回南京之际,其领队特意安排运输船路经叶楚伧的故乡周庄,并为他留下一对石蜡烛、一只石台和两只石凳,想给叶为其父母做新坟之用。叶得知后力拒,并按价与采石队结清钱款。
叶楚伧嗜酒是出了名的,蒋介石曾特许他于开会时以酒代茶,但须杯上加盖,以免酒气冲人。曾追随叶楚伧共事多年的魏绍徵谈起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时追思不已:“楚老雍容豁达,是最令我心折的气度”,“他处人处世的涵养,曾给我们许多省悟与警惕”。最令他佩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