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袁去华“妍雅”词风及其意义
论袁去华“妍雅”词风及其意义
摘 要: 袁去华,南宋初期词坛名家,现存词九十九首,词作颇具特色。目前关于他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其爱国词的艺术分析,对其“妍雅”词风则甚少关注。宣卿词,主题雅正,艺术美丽高雅,词调选用避俗尚雅。探讨其“妍雅”词风,或有益于判定其主导词风;同时,袁去华的“妍雅”词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变艳为雅”的文学风气;对袁去华“妍雅”词风的考察,有利于我们对“雅”这一审美范畴的细化研究。
关键词: 袁去华 “妍雅”词风 意义
袁去华,字宣卿,豫章奉新(今属江西奉新县)人。其生卒年《宋史》无载,据其词中纪年推测,大约生于宋徽宗宣和初。①乾道三年与张孝祥、杨万里交游唱酬。著有《宣卿词》一卷,收入《四印斋所刻词》;《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九十八首(其现存词作实为九十九首)。然而,他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一些词论专著和唐宋词选本对他鲜有详细的介绍,至今尚未有研究专著问世。胡玉缙在《袁宣卿词提要》中提到:“(袁去华)词笔大率妍雅,非杜安世之浅俗、卢炳之庸俗比也。”②胡氏认为,袁去华的词作在很大程度上趋向妍雅,这不是杜安世的浅俗、卢炳的庸俗所能比较的。此外,陈廷焯在《云韶集·补人》卷二十五亦有类似表达:“宣卿词,风流凄楚,不愧名家。”③“遣词遣韵俱极真切,艳(妍)词有此可以无憾。”④陈氏认为,宣卿词(其《谒金门》(春索寞)堪称艳(妍)词的珍品)意境凄清苦楚,语言瑰丽典雅,韵律和谐真切。胡、陈二人都指出了袁氏词作的“妍雅”之义。于此笔者拟就袁去华“妍雅”词风问题进行探讨,或有裨于袁去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主题的“妍雅”
袁去华的“妍雅”词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雅正上。其《宣卿词》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最主要的题材有恋情词、隐逸词、咏物词、怀古词等。这些词作或传达出自己与恋人的离愁别恨,或表现自己隐居田园的闲情逸致,或彰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或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愤怒,主题都非常雅正。
其一,袁氏之恋情词,纯正清雅。《宣卿词》中数量最多的是恋??词,大约有五十七首,占了词作总量的一半还多。这类词作的写作情形大致有二,一是思念爱人,二是思念歌妓。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其主题都显得非常雅洁纯正。思念爱人的,如他在《安公子》中写道:“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烟波东泪眼,寄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以其构思别致、章法新颖而独有特色。词起笔从写初春景色入手:那嫩黄色的新柳带来万物复苏的消息,同时也使词人胸中思人的种子急剧萌芽、生长。看见新柳,自然地想到当日离别时爱人折柳赠别的情景。“全词因景起兴,以景结情,在谨严的章法中弥见婉转深曲之致”⑤,一首思念爱人的(纯雅)之作,呼之欲出。此外,袁去华还写过缠绵悱恻、感情真挚的悼亡词《虞美人·七夕悼亡》“娟娟缺月梧桐影”⑥,为作于七夕之夜的悼亡词,借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以反衬人间生死离别、永无再见之期的“终天”大恨,继而暗写悼念亡妻。语短情深,读来哀婉动人,然主题却很纯正雅洁。思念歌妓的,如其词《瑞鹤仙》“郊原初过雨”,主题可以用词中的两句话概括,就是“伤离恨,最愁苦”。全词从写景入手,画了一幅郊外雨后秋景图,把人引入怅惘的境界;接着叙事,表明作者的离人身份,渗透了感伤的情绪;最后转入抒情的描写,交代“离恨”的具体内容:作者不得已而离别了他的心上人(歌妓),深恐他今生今世不能再与其相见的思想情感。作者其他词如《荔枝香近》、《卓牌子近》、《长相思》、《宴清都》等,都是他和歌妓们聚时欢会或别后相思的记录。可是,即使是思念歌妓的情爱词,主题也同样雅正。
其二,袁氏之隐逸词,脱俗逸雅。《宣卿词》中的隐逸词有十三首。在隐逸词中,作者受陶渊明的影响颇深,其主要根源在于他与陶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政治处境,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因此,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相隔甚远,也并不影响其思想传统的继承。如他在《六州歌头·渊明祠》中写道:“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俗人疑。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门外空余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在一系列的政治受挫后,作者身心俱疲,而游览渊明祠,让作者感慨万千,愁绪满怀。所以,在这首隐逸词中,他希望效仿靖节先生从此过上“采菊东篱”的悠闲生活。但是南宋动乱的社会环境,显然无法为作者提供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