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坞年画 门上风景
桃花坞年画 门上风景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位朋友口中听到苏州桃花坞地区的旧城改造,于是就背上相机,去找唐伯虎《桃花庵诗》中的风雅。到达苏州桃花坞大街后,已经迟来一步,桃花坞周边早被拆成了一片废墟,就连唐伯虎故居也成了断壁残垣。
桃花庵被毁,桃花仙已逝,桃树也不见踪影,记者心有不甘,继续穿街过巷,终于柳暗花明——在唐伯虎破败的故居旁发现一个幽深的院落,青砖围墙掩不住满园秀色。雕花门帘上刻着两个俊秀的繁体字:朴园。推开虚掩的大门,更有水榭楼台。心中暗喜,决定把这当成苏州园林来游玩。在树荫底下的凉亭中静坐,只见推自行车的老者,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并行而入。三人且行且谈,见我伸长了脖子偷听,老者才把吴侬软语改为普通话:“小伙子来年画社有何贵干?”
“年画社?桃花坞年画社?”传说中的桃花坞年画,如雷贯耳却一直无缘得见,今天得来全不费工夫。
桃花庵里桃花仙
古时,桃花坞大街是苏州才子聚集地,而桃花坞年画,则是将文人画的风雅用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来表述。一幅年画,就是社会的一扇窗,透过它能看清当年的世间百态。
清乾隆时期,桃花坞年画发展至巅峰:年产量高达百万张,与天津“杨柳青”并列,成为我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中心。桃花坞年画不仅行销全国,还远赴南洋、日本,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浮世绘的形成。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年画仍可算得上是姑苏人生活的必需品,是每家每户“打年货”时的必备物件。每到腊月,年画艺人就会挑着货担走村穿巷。报童卖报时高呼“号外”,而卖画郎则哼着“年画歌”,把年画的内容用歌词唱出来以吸引顾客。
推自行车的老者名叫王祖德,是曾经成千上万的桃花坞年画画师中的一员。对他来说,桃花坞年画不仅仅是世间百态,更是家族情怀。
1958年,18岁的王祖德考入苏州工艺美专,看到有师兄在进行版画创作后感到非常好奇:“这不是儿时父亲在家制作的桃花坞年画么?怎么现在成为大学开设的课程?”询问后才得知,曾经盛极一时的桃花坞年画已经成了明日黄花。民间鲜有艺人再从事制???,如果再不在大学开课抢救,流传几百年的桃花坞年画艺术就有失传的危险。这对王祖德来说,是极大的触动,因为桃花坞年画带给了他太多美好的记忆:父亲曾经边画《三笑烟缘》的画稿,边给他讲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晚上做恶梦醒来时胆颤心惊,想到门上贴有《钟馗捉鬼》的年画后就宛如拿到了护身符;反映婚丧嫁娶的年画让他懂得了传统礼仪,说民间嬉戏游艺的年画培养了他的情操和趣味——年画之于王祖德就如四格漫画之于现在的青少年,是了解社会的最重要的窗口,给他留下了太多的童年记忆。年画失传对其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王祖德不清楚,但是对他来说,意味着失去童年最好的伙伴,这是无法接受的。
从那时起,王祖德就开始拾起连父亲也不再做的年画,成为一个专业的年画画师,一画就是50多年。唐伯虎画桃花,是用吴门画意“摘桃花换酒钱”,而王祖德画桃花坞年画,则是用吴门画意手绘姑苏记忆。
桃花仙人种桃树
几张木桌一字排开,每张木桌都坐着一位年青人。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张画笔,一把拳刀,一块刻版,这就是年画师们的生活。
桃花坞年画工艺主要分为画稿、刻板、套印三步。旧时,桃花坞年画为保证“术业有专攻”,每一道工序都严格分工,刀工只负责刀工,把磨刀作为传内不传外的商业机密,一个学徒只有练了十年才被允许在大型版画上动刀。如今桃花坞年画青黄不接,年画博物馆要求新人都必须成为“全能战士”,学会全套的年画技艺。
王祖德从这个木桌从到那个木桌,就如同私塾先生在教国学。最终停留在一位年轻人面前,露出了笑脸。年轻人名叫孙一波,是新一代桃花坞年画刻板师中的代表人物,也是王祖德最满意的弟子。
孙一波第一次接触年画是在上大学时。桃花坞年画是一门用拳刀为笔,在梨木上做画的功夫。梨木质地坚硬,木纹细密,要想在上面画工笔,得要有几把刷子。但是要想练出几把刷子,就得首先刷坏成千上万把。
一同进年画社的同学,最终都没有迈过这道坎。有的同学听说一张A4纸大小的年画,即使熟练的刀工都需要刻至少三个月,就当场“知难而退”了;有的同学在刻板要完工时,刻错了一刀让整个雕版报废时,崩溃了;有的同学在得知要最少练习三年才能独立刻板时,不干了。最终只剩下孙一波一个人仍坚持“战斗”。
套色工艺是桃花坞年画有别于其它年画的独特工艺。从刻板上印刷出来的年画是单一的黑色,“就好比素颜的美女,而填套就好比给素颜美女上妆的过程”,给我们展示套印工艺的,是80后年画工艺师乔兰蓉。乔兰蓉2004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年画的创作、是为数不多自愿从事桃花坞年画创作的年轻工艺师之一。
采访时,乔兰蓉正在为一副名为《麻姑献寿》的版画套色:仕女的脸和嘴唇是朱红,乔兰蓉就专门用一块套板刻出脸和唇,然后把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