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亮 “背包走天涯”出彩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晓亮 “背包走天涯”出彩人生

施晓亮 “背包走天涯”出彩人生   或许每个人年少时都有一个“背包仗剑走天涯”的梦,但能把这个梦实现的人总是寥寥。施晓亮为远行的梦筹备10年,又用10年圆梦,不仅自己走遍中国、两次遍访56个民族,而且10年后带上14岁的女儿,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送给女儿的成人大礼。如今,他又规划着自己未来10年的梦,有多远、走多远。他说:“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职业的最初,施晓亮是个记者,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写热门与传奇的新闻,拿着很能说得过去的薪水。在那个有着七千年文明的古城里,他被人们羡慕着。1980年代末,在入职《青州日报》之前的大学里,施晓亮便对地图上辽远、陌生的疆土生出无限向往。身居古九州之一的青州,他常常驰骋无边想象:九州方圆、九州大同,除却青州,另外“八州”在哪里?他们的疆域几何?凝聚着如何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施晓亮萌生了走遍九州的想法。   行动者与梦想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否跨越现实的鸿沟。经验的苍白、亲友的不解、单位除名的威胁、同伴的临阵脱逃,都没有束缚住施晓亮飞翔的野心。精心筹划、准备近10年,施晓亮以摩托车为代步工具,在九州大地上画了一个完美的方圆。“古九州北至长城、南到衡山、东至大海、西抵嘉峪关一带,涵盖现在的18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一个大中原的范围,汉文化为主。”这是施晓亮的第一次远行的物理路径。   每一段、每个点,都是收获   “九州方圆万里行”活动结束后,办了影展,出了书,家人和朋友以为他已实现了远行的梦,“风光”过后该回来过按部就班的生活了。谁知,这只是施晓亮行者生活的开始。   “这次远行,让我这只井底之蛙跳到了井沿上,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如此博大、辽阔、精彩。切身感受到祖国疆域之大,中华文化之深。”这是施晓亮第一次远行的心灵路径。   他开始谋划下一次远行。彼时,中国大地上各种各样的行者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可炫耀的时髦,而他考虑最多的是在超越“行走”本身、多一份文化的关照——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56个民族。   为了让寻访更为深入,他专门去中央??族大学进修民族学,“纵观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多的民族种类、如此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国为世界仰视的核心价值。如果能深入了解每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与文化发展,一定会很有意义。”   宏大的“民族文化苦旅”策划案在众多活动中鹤立鸡群,近百万的赞助很快到位,2001年8月9日,施晓亮34岁生日这天,刚拿到驾照不久的他驾着越野车从北京中华民族园(中华民族博院)门前启程,开始了他谋划已久的“走进56个民族家庭”采风活动。随行的另三位记者都是轮流接力更换的,只有他走完全程。   这是一次漫长的寻访。2001年8月到2004年4月,5万多公里,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几乎每一个县、所有的地理地貌,跑散了一辆越野车,翻烂了十几张中国地图,上面那些密如蛛网的行程线路,每一段、每个点,都满是故事、满是收获。   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对形态各异的少数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呢?走遍每一个角落不可能,走马观花更非他所愿——他在每一个民族都选取了一个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中有人,与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一个家庭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   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56个民族,一路上所遇到的故事与经历,也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样,色彩斑斓。在内蒙,除了体会天苍苍、野茫茫的浩渺之外,与蒙古族朋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也成为他内心回忆的底片。在新疆,越野车在戈壁上寂寞地开了一天,遇不到一个人影,待到了推开少数民族朋友的家门,满屋人载歌载舞,热情好客的哈萨克人拿出家中最珍贵的食物与客人分享,又让他体会了一次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真情……   而那些少数民族中几近濒危的文化,一次次地撞击着他——在中国和俄罗斯边界线旁赫哲族的民族乡,文化站站长正以一己之力艰难地传承祖辈相传的中国少数民族四大史诗之一:赫哲族《伊玛堪》,他面临的不仅仅是缺少经费,最大的困难是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学习这些老古董的年轻人;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的寨老忧心忡忡,那些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全木结构的苗族吊脚楼因为存在安全隐患、消防隐患,或许在新农村改造的过程中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广西龙胜银水侗寨里第101代寨主吴金敏,率领寨民们以美如天籁的多声部无伴奏侗族大歌尝试着在越来越浮躁的物欲社会中突围……   这些只有走进去了才会知道,民族文化中无数瑰宝等待着去保护,去传承。   在寻访过程中,施晓亮和同伴们走到一个民族聚集地,就选择住一个民族家庭里,同吃同住,体会最原生态的生活。三个春节都是在少数民族家庭中度过,他妻女每每飞赴团聚、探班,第一个春节在丽江纳西族家庭中,他看到女儿施哲莹置身民族歌舞氛围中乐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