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雅郑”含义及孔子尚雅抑郑原因
浅析“雅郑”含义及孔子尚雅抑郑原因
摘要: 雅郑之分,始于先秦,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在将“雅乐”和“郑声”分别理解为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将孔子倡雅乐、恶郑声的原因简单地解释为:孔子出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恢复礼制,贬斥民间音乐。实则不然。经史料分析,“雅乐”与“郑声”的关系实质上是具有祭祀性质的传统音乐与娱乐性质、无历史依据的“新声”之别。孔子寄希望于以“仁”为“雅乐”重塑社会规范;又期以“雅乐”本身所具有的祭祀乐舞的历史性与神圣性对“仁”加以确证,是其做出尚雅抑郑的选择的根本原因。
Abstra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A and ZHENG start from the dynasty QIN. In the people past awareness, at the basis of regarding. YAYUE and ZHENGSHENG as the symbols of folk music and court music, they made the explanation that own to the benefits of the ruling class Confucius required the recovery of ritual and denigrated folk music. Actually no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YUE and ZHENGSHENG is actually laying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crificial nature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the entertainment, no historical basis of XINSHENG. The real reasons for Confucius to choose YAYUE were that he hopes Benevolence as YAYUE that could reshape social norms and also hope its nature of historicalness and sanctity for sacrificial dance could make the Benevolence be confirmed.
关键词: 雅乐;郑声;孔子
Key words: YAYUE;ZHENGSHENG;Confucius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301-04
1 研究背景
雅郑之分,是先秦之时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自其提出时起就一直为历代学者所关注。
“雅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此处的“雅乐”“郑声”究竟为何,《论语》中并没有明言。一般认为,“郑声”是当时的民间音乐,“雅乐”则是宫廷音乐。而孔子倡雅乐、恶郑声是出于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恢复礼制,贬斥民间音乐。而这样简单地对于孔子尚雅抑郑原因的解释通常往往也局限在一种政治化论域中。如蔡仲德先生认为:“(孔子)他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认为维持等级统治必须用此文艺政策,认为采用新声还是旧乐是关系国之兴衰存亡的大事。陈四海认为“‘郑声’,是指郑国和卫国的一些民间音乐。孔子得到过宫廷音乐之妙处,受到过正统音乐教育,他为复辟西周时期的统治制度,自然要反对郑卫之音,推崇雅乐。”本文拟从对“雅乐”与“郑声”这一对概念的意义的重新考察与梳理入手,从文化与思想层面对孔子尚雅抑郑原因做出解释。
2 “雅乐”与“郑声”
2.1 古今文献中的“雅”与“郑” 在论语中,“雅”共出现4次,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考证,“雅”字在《论语》中具有两个意思:①正常的、作为标准的;②古代诗歌和乐曲的类名,即《诗经》中的“大雅”、“小雅”。从而此处的“雅乐”要么是指作为标准的音乐,要么是指《诗经》中的“雅”。而在此处,与“雅乐”相对的是“郑声”,“郑声”在《论语·卫灵公》中还出现过一次“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与“郑声”相对的是“《韶》、《舞》”。“《韶》”即《大韶》,“《舞》”通“武”即《大武》。据《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由此可见,与“郑声”相对的是“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