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开先曲学实践与戏曲理论
李开先曲学实践与戏曲理论
摘 要:李开先虽以诗文著称,为“嘉靖八才子”之一,但他一生酷爱戏曲,主持曲社,看戏听曲,编撰剧本。在戏曲理论上,推崇戏曲和俗曲的文学地位,强调戏曲的劝惩功能,提倡本色通俗的戏曲语言。这些理论对扭转明代前期的“以时文为南曲”的创作倾向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艺术;戏曲理论;李开先;艺术创作;《宝剑记》;劝惩功能;本色语言;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明代前期的曲坛上出现了“以时文为南曲”①、宣扬封建伦理为主旨的创作倾向。这一倾向到了嘉靖年间得以初步扭转,这一时期不仅剧作数量增多,而且剧作家们能够突破明初以来以宣扬封建礼教为主旨的创作思想的束缚,创作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剧作。而李开先不仅在戏曲创作上,而且在戏曲理论上,都为这一时期的戏曲转型作出了贡献。吕天成誉其为“词坛之雄将,曲部之异才” ②。
一、曲学实践与曲学成就 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别号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人。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嘉靖二十年(1541),因上书触忤首辅夏言而被罢官。回到故乡章丘,便专心于诗文、词曲的创作。李开先早年是以诗文著称的,与王慎中、唐顺之、熊过、陈东、赵时春、任瀚、吕高等人齐名,号称“嘉靖八才子”。作有诗文集《闲居集》。李开先虽是以诗文上的成就,跻身“嘉靖八才子”之列,但他一生酷爱曲,在他一生所从事的文学活动中,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文学活动,虽然诗文词曲皆都涉猎,但曲的收获最多,也是其最得意之处。如曰: [HK18*2][HT5”,5K]仆之踪迹,有时注书,有时攡文,有时对客调笑,聚童放歌;而编捏南北词曲,则时时有之。士大夫独闻其放,仆之得意处正在乎是!所谓人不知之味更长也。③ 在少年时他就倾心于曲的创作,如他自称:“予少时综理文翰之余,颇究心金元词曲。”广泛搜集并阅读曲籍,“凡《中原》、《燕山》、《琼林》、《务头》四韵书,《太和正音》、《词话》、《录鬼》、《十谱格》、《渔隐》、《太平》、《阳春白雪》、《诗酒余香》二十四散套,张久可、马致远、乔梦符、查德卿等八百三十二名家,《芙蓉》、《双题》、《多月》、《倩女》等千七百五十余杂剧,靡不辨其品类,识其当行。”进入仕途后,他仍乐此不疲,自称:“余性好游,敲棋编曲,竟日无休”④。他把作曲、唱曲、听曲看戏看作是自己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自称“三日不编词,则心烦;不闻乐,则耳聋;不观舞,则目瞽”⑤。当时康海、王九思都因受刘瑾案牵连罢官,李开先因崇敬两人在词曲上的成就,不顾有被卷入官场争斗漩涡的危险,仍与他们相交。嘉靖十年(1531),刚上任不久,李开先奉命运饷金至宁夏,途经乾州时,他特地去拜访因刘瑾案牵连罢官在家的康海,两人相见,便结为知交,李开先即席作成《赠对山》套曲,为康海推服。返程时,又与康海一起去武功拜访王九思,三人相聚,作曲唱酬,看戏论曲,相得甚欢,自此三人结为忘年交。嘉靖二十年(1541),李开先遭罢官回到章丘老家,在章丘闲居期间,李开先更是把作曲、唱曲、看戏作为闲居生活的主要内容。仕途遭挫,功名无望,他便通过作曲来寄寓自己的愤郁,在唱曲与看戏中得到自慰,舒解心中的不平。如清钱谦益谓其遭罢官后,“归而治田产,蓄声妓,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掐弹放歌,自谓马东篱、张小山无以过也”。⑥回到章丘后,李开先一是组织和主持曲社。在李开先罢官回乡之前,袁西野、乔岱等章丘籍曲家已成立了一个曲社,等李开先回乡闲居后,众曲家便推举李开先主持曲社,如《醉乡小稿序》云:“予自辛丑引疾辞官,归即主盟词社。见其前作,俱是单词,众友以为只精此,散套杂剧无难事矣。每会,属予出题,间涉小套,众必请而更之。”⑦
二是组建家班,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杂记》载:“有客自山东来者,云李中麓家戏子几二三十人,女妓二人,女僮歌者数人。”⑧每新曲或新剧作成,便教家班演唱,如《归休家居病起蒙诸友邀入词社》诗云:“新作谁能唱?须烦女教师……口占南北曲,即席付歌儿。”⑨又在《一笑散序》中自称:“中麓子尘事应酬之暇,古书讲读之余,戏为六院本,总名之曰《一笑散》:一《打哑禅》,二《园林午梦》,其四乃《搅道场》、《乔坐衙》、《昏厮迷》,并改窜《三枝花大闹土地堂》。借观者众。……有时取玩,或命童子扮之,以代百尺扫愁之帚而千丈钓诗之钩。”⑩
在长期的作曲、看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很高的曲学造诣,他“知填词,知小令,知长套,知杂剧,知戏文,知院本,知北十法,知南九宫,知节拍指点,善作而能歌”B11。他精通音律,“音调合否,字面生熟,举目如辨素苍,开口如数一二。甚至歌者才一发声,则按而止之曰:“开端有误,不必歌竟矣!坐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