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戏曲舞台发展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当代戏曲舞台发展现状

浅谈当代戏曲舞台发展现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代戏曲市场的观察与认识,以中国戏曲文化精神为追溯点,结合当代戏曲舞台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与评论。此文旨在透过当代戏曲舞台的社会现象,呼吁戏曲工作者可以从多角度的方向对中国戏曲文化精神进行探索与研究,并更好的应用于当代戏曲舞台的实践上。   关键词:中国戏曲文化精神;当代戏曲舞台   中图分类号:J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42-02   中国戏曲已经走过了800多年的历史,从宋元南戏到明清传奇,前人们为后代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如戏曲演员的服饰穿戴、各行当的表演程式、一桌二椅的传统舞台模式,以及散布于民间的古戏楼、古戏台等戏曲演出场所。回顾历史,我们不禁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即使在战乱年代中,中国戏曲依然在逆境中独自绽放属于自己的花朵。反观当代戏曲舞台的发展现状,为了迎合西方国家给予我们的经济与文化压力,选择了照搬西方戏剧舞台模式,或者美其名曰“借鉴”一词,神不知鬼不觉的创造了流行于当代社会的“传统戏”与“新编历史戏”。   就目前戏剧市场形势而言,作为当代戏曲工作者,我们不可能立刻解决戏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只是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思考与处理这些问题,同样不值得提倡。我想,回归本源,回溯到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找寻专属于戏曲的民族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才是当代戏曲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中国戏曲若想在世界戏剧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不可替代性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这个“不可替代性”,必将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先前看过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舞台的唯美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此剧的舞台风格应该是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个文化纽带。从青春版《牡丹亭》中,我们既能看到中国戏曲的古典美,那朦胧的舞台灯光照射到整个表演空间,演员惟妙惟肖的精湛表演与整个舞台氛围融合的恰恰好,包括演员的服装穿戴、服饰色彩与环境融为一体,那一丝丝男女之间的情意在演员的表演下,体现的很缠绵,并且没有太多的矫情。再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欣赏???剧,我们可以发现,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上演时,许多大学生对该剧的印象深刻,连续观看两次的学生也不占少数。所以,中国戏曲已经衰败的论调似乎在这出剧目上得不到证实,年轻观众对于戏曲的热爱所剩无几也不能被一一证明。中国人骨子里对于戏曲的热爱一定是存在的,或许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下,戏曲的缓慢节奏早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速度。戏曲可以改良,戏曲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戏曲还是可以吸引到一部分的年轻人,并在此基础上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诚然,青春版《牡丹亭》在公演后,也曾被一些业内人士指责,甚至是攻击其违背了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此剧的公演为中国戏曲的探索之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戏曲进入21世纪以后,大量的西方欧美文化冲击着本土的戏剧市场,所以人们不难看见戏曲舞台上充斥着许多的西方符号。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创新的舞台模式,因为戏曲工作者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此番尝试的最终效果如何。但是,我们必须追寻戏曲的根源,我们可以从任何角度去寻找中国戏曲的“根”在哪里,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戏剧文学等等,很多的专业方向造就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这里,我必须指出:没有追寻方向的对与错,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好。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客观的分析当代中国戏曲舞台的发展形势,不仅仅很多的戏曲剧目没有找到它们各自的原点,甚至有一小部分的戏曲剧目已经偏离了戏曲的本质含义,成为了“话剧加唱”。比如:“简约主义”、“解构主义”、“现代主义”等戏曲舞台模式。当创新已经偏离了延续传统的轨道,这种努力方式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而随之而来的反复尝试只会给戏曲市场增添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总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代戏曲舞台的“伪创新模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会消失殆尽。   近些年,我们通常可以从媒体中看到西方戏剧舞台正在发生转型,最典型的案例是一部分的西方歌剧、音乐剧等戏剧种类,在创新时以中国戏曲表演为借鉴对象,在舞台时空、舞台空间等表现方式上,更多的以中国戏曲表演的虚拟化为参照对象。过去西方舞台上的写实化布景以及表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改变。通观以上出现的戏剧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也许还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但是任谁也无法抵抗这股文化趋势的到来。无论是中国戏曲学习西方戏剧,还是反之所带来的影响,本身都没有对错之分,而谁能真正守住自己的“魂魄”,这一原则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戏曲文化精神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特别对于当代的戏曲市场,各种类型的舞台可谓是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的现象络绎不绝。可是通观这些艺术形式不同的戏曲舞台,很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