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建筑生态属性探讨
中国古建筑生态属性探讨
摘要:本文从相关汉字发轫,探索中国古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人与生物和谐相处的生态属性。中国古建筑建立在中国这块生生不息的母体上,因地制宜、随类赋形、就地取材,通过对自然的意象仿生,创造了动静相生、无静不动的美学观念。生命体的活性结构,将“天人合一”充分体现于古建筑,使中国古建筑能抗灾应变千年屹立。同时本文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不是封闭系统,而是活性开放的“耗散结构”。
关键词:生态属性;土木结构;耗散结构
中国以迅捷的步伐跨入现代化社会的一大标志是截然改变了传统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现代建筑带给人们科学、合理、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显然的,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这犹如从一出生就喝牛奶成长的孩子,按现代科学养育法,的确可以养育出一个很健壮的儿童,但我们会反思母乳养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其不可替代的是:产生于母体的、活性的、具有一脉相承亲情的、原生态生命力的属性。当我们迁入现代化新居,回忆儿时随祖辈居住成长的过程时,则会感受到当下缺失的正是这些原生态的属性。
中国古代建筑构筑在华夏大地这块广袤的母体上,人生伊始,先民们就承受着母体滋养,学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艰辛构筑,创造生活。从“有巢氏”时期南北方人民普遍的“巢居穴处”到“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念的形成,先民们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他们既是工匠,又是哲人,他们的一切实践与思想都无不源于母体,他们的一切创造,无不具有母体所赐予的、原生态生命力的属性。
探索古建筑最具说明力的素材是实物,尽管越数千年而遗存的古建筑有限,但还是有充分的遗存显示出中国古建筑所具有的特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索中国古建筑的生态属性。
一、从汉字看中国古建筑的生态属性
汉字作为世界文化史上唯一从古延续至今、形态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可以解读古籍的文化符号,其形、音、义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通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法”的独特造字方式,构成内圆外方的“方块”字,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完整体系、高度归纳的形象符号特质。因此,几千年来汉字的传承,创造了中华文化,奠基了东方文化,记载了中国文化思想与科学技术,使得中国历史传承有据可查,今人可以通过汉字研究古籍,通晓古人哲学思想、文化艺术、思维行为方式等。而汉字的书写,又是一种线性的造型符号艺术,从中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有所发现。
汉字的创造是从“象形”的图画期开始的,“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即使今天看来,从仰韶文化的刻划纹至殷商的甲骨文都具有十分生动的形象性与高度的归纳性,都是由图画浓缩归纳而成的符号集。因此,汉字的很多单字就具有很大的形象直感性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多义性、转义性,我们从中可以有不少发现。
1.土木结构
汉字目前存用的以“木”字为部首的单字共有1012个,以“土”字部首的单字共有459个。这其中有相当多的单字是与建筑有关的。毫无疑义,这是中国古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的一个佐证。另外还有以“金”、“石”为部首的单字,其中也有相当多与建筑有关的单字。
首先,我们看“建筑”的“筑”,繁体为“築”,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曰:“擣也,从木筑声”,可见中国古建筑以木为本。“堂”字,“殿也,从土尚声。”古代的殿堂必须夯土为高层台阶。《流沙河认字》中说“构”字:“繁体的‘構’字最早没有木旁,只有右旁,象屋構形。……構架上钉椽条,椽条上布盖瓦,屋顶就完工了。设想完工前从空中俯瞰,構架之形正与篆文構的右旁相像。構造,结構,構成,诸词由此生成。構架两排互相交合成棚。”又如“基”,《说文解字》说:“牆,始也。从土其声。”“城”,《说文解字》说:“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壁”,《说文解字》说:“垣也,从土辟声。”“壇”,《说文解字》说:“祭场也,从土宣声。”“柱”,《说文解字》说:“楹也,从木主声。”“枢”,《说文解字》说:“户框也,从木区声。”“楼”,《说文解字》说:“重屋也,从木娄声。”“栅”,“说文解字”以“编竖木”释之。又,从《流沙河认字》解读“极”字很有形象想象力!“极是屋梁最高那一根。瓦盖平房,坐大厅中,仰面可见。屋上横梁好几根,最高也最粗巨最中间那一根,才名极,或称栋,极字繁体作桎,从木亟声。因为极在最高处,所以皇帝即位谓之登极。”正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建筑方始引申出众多的以“木”、“土”部首归类建筑的字与词。
2.从汉字看“以人为本”的古建筑
古代的“穴”字,《说文解字》曰:“敝也,从宀人在屋下……”再看“容”字,“盛也,从宀谷,古文容从公。”一个“安”字,解读得更有性格:“静也,从女在宀下。”从这些例举的文字参照半坡遗址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鹦鹉养殖与驯化.pdf VIP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非谓语动词课件 (共49张PPT).ppt.pptx VIP
- 雕刻机快速调试使用指南教学文稿.pdf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按单元整理).docx VIP
- 骨折术后护理查房.pptx VIP
- 《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高二数学专项提升(人教A版)暑假培优练04 直线与圆 (14大巩固提升练+能力提升练+高考专练) 学生版.pdf VIP
- 2026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直线与圆.pdf VIP
-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重点题型章末总结(14类热点题型讲练)原卷版-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df VIP
- 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整理学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