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见欢》学案01
《词五首》之《相见欢》的学案设计
七年语文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词人的情况
2、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
3、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
三、学习难点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四、自主学习
常识填空
词兴起于( )流行于( ) 是一种和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时称“( )”“( )”和“( )”,后来也称作“( )”。其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 )”。如“( )”就(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分为 ( )、
( )和( )。宋代词坛上形成了( )和( )两大流派。
五、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整体感知
这首词所传递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
(二)解读探究
1、读上片思考下列问题:
(1) 词人为什么会“无言”?“独上”写出了怎样的步履和神情?
(2) 与大多数词作一样,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仔细品读上片,说说词人是借助哪些景致描写渲染这份离愁的?
2、品读词的下片,关注名句。词的下片直接抒情,其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能说说这三句的妙处吗?
(三)拓展延伸
品读李煜的《虞美人》,然后说说它与《相见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
虞美人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拨: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共同点:
不同点:
【资源链接】
一、词的相关知识
(一)词的起源与特点
词是兴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 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二)词的种类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三)词 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
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
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四)词的派别
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婉约派: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代表人物: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豪放派: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二、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 ,五代十国时南 唐国 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