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凯恩斯之比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凯恩斯之比较

马克思凯恩斯之比较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933年,美国出版了一部小说《又一春》小说的梗概是:1929年,大危机的狂飚横扫美国。某城的一个古玩商人破产了,除了一张床以外他已经一无所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一位知音,那人是一位除一只提琴外也空无一物的音乐家。两人便搬到了公园里1个简陋的小屋里在一起生活。 耐不住饥饿的古玩商人,来到一家餐厅门口,想伺机偷点吃的东西充饥。在那里,他意外地帮助了一位先他一步进入餐厅行窃,被发现而逃出的年轻女人。以后这三个人便同居在公园的那间小屋里。后来,他们又救了一位跳进公园的湖中自杀的破产银行老板,也让他住进了他们的小屋。这样,古玩商人、音乐家,银行家和一个女人——可能是应召女郎,四人过起了共同生活。 不久以后,春回大地,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重返实业界的银行家请古玩商人到自己的银行任职,却遭到古玩商人的拒绝;古玩商人和那位年轻女子继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纳森(R.Nathan)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说,“我所记叙的,是发生在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美国遍地都是失业者。没有工作、没有金钱,又无家可归的人充斥着整个社会。失业的人有的流落街头靠卖水果糊口有的全家都无处安身,只好搬到公园里的违章小屋,靠捡破烂维生”。 那是一个并非战争却甚子战争的经济毁灭的时代。观者当时美国的记录,提个篮子在街头卖水果的男人,免费配给处门前大摆长龙的人们,有关这种景象的照片真是不胜枚举。 这种大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性的全球危机。 纳森在上面提到的那部小说的序言中接着指出:“不景气或大危机的那几年——悲惨的数年间——最具特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培养出一种兄弟般的友爱和情谊。困恼的时候,贫病的时候,人们相互帮助。但随着大危机的结束,时代变了。这种时代也许还会来临,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对别人所负有的责任。 随着我们朝着福利国家这一民主的理想进一步迈进,我们过去的特色贫富悬殊将趋于消灭以上内容。”可以说是借一位作家之笔写出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在这里以较多的笔墨介绍这部美国的短篇小说,是因为在这中间体现着现代经济学与我们人生的密切关系。 这并不表明我认为上述思想正确而应加以承认,更无大加主张的意思。但是,下面我们将讨论的经济学理论和思想,却正是着顽固的传统观念和精神的支配,他们深信:危机与萧条不过是由经济活动中的暂时性摩擦带来的混乱现象,只要置之不理,就会自动恢复常态。 然而,放任非但没有使严重的萧条得到克服,相反却日益加深。在危机底谷的1933年,德国的失业人数为800万人,而美国则达到1400万人。这一年全世界的失业人数共计5000万人。 因此,不管以往的经济理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现实的经济政策却不得不弃之前行。1933年,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与此同时,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采行了同样的政策。这时,只有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安然无恙,处身在世界大危机的暴风圈之外。 “大危机”回顾 1914一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战争反常地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膨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失衡;为战胜敌国而广泛建立的全国动员体制,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大大刺激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影响。以致影响到了中国。 1929年始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萧条,就是这些矛盾的总清算。据雷顿在《阿司匹林时代》一书中披露,繁荣时代的美国总统柯立芝(1924—1928年在任)曾认为,一个无所作为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连危机期间的胡佛总统也只好听天由命,宣称上帝会使美国很快复兴。 二、经济学的反思 对于这种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理论理应给出确切的解释并提供所应采取对策的理沦依据。但是,以往的经济学无法承担这一使命。固然曾有马克思经济学预言到这种资本主义的残破局面,但它却无助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况且,美英等国视马克思如无物而全然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亟需一种崭新的经济理论以拯救世界。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应时而生。凯恩斯经济学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现实的需要,使英美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云集其下。时至今日,凯恩斯经济学仍然或多或少地以某种形式构成英美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与马克思经济学分庭抗礼,把整个世界的经济学一分为二下面,让我们全面透视一下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革命 一 斯密经济学 如果把斯密的《国富论》作为经济学的起点的话,那么凯恩斯理论就产生在经济学诞生的160年之后。《国富论》一书,被公认为历史上第一部将经济学作为科学加以系统阐述的著作,也是这本书,把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制度持续增长的经验介绍到全世界。 斯密时代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