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病脉证第八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奔豚气病脉证第八课件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目的要求】 1.了解奔豚气病的概念及成因。 2.掌握奔豚气病的主症与辨证施治。 3.背诵原文第2、3、4条。 一、成因与主症 【原文】 师曰:病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1) 【提要】 本条论述奔豚气病的病因和主症。 【分析】 第一段: 病因病机: 惊恐恼怒等情志刺激——伤及心肝肾 肝气郁结,化热上逆 循冲脉上冲, 心肾阳虚,下焦寒水之气上逆 心、胸、咽喉 第二段: 主症:患者自觉有逆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 作欲死,复还止。 二、证治(一)肝郁化热 【原文】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2) 奔豚汤方: 甘草 川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分析】 病机:肝郁化热,逆气随冲脉上逆。 主症:气上冲胸 肝郁化热,逆气随冲脉上冲 腹痛 肝气郁结,血行不畅 往来寒热 肝郁少阳枢机不利 兼见证:口苦、脉弦 治法:养血平肝,和胃降逆。 方剂:奔豚汤。 4、方药:奔豚汤 李根白皮—专治奔豚气(可用川楝子、桑白皮 代用)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当归、川芎—养血调肝 葛根、黄芩—清火平肝 杂以葛根者,寓将欲降之,必先升之之理。 ★若奔豚反复发作,肝若伤阴,形体消瘦,舌红少苔少津者,生姜、半夏、川芎等辛温之品应慎用。 本方加味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流行性结膜炎、小儿痄腮、麻疹、猩红热、慢性肝炎、十二指肠溃疡、湿热性痢疾属肝郁化火兼湿热者。 【医案举例】 ??李××,女,64岁。1965年10月24日初诊。一年前,孙子淹死,婆媳不和,心烦易怒,夜寐梦扰,突发少腹疼痛,有块渐大,觉得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头晕目眩,闷窒难忍,约半小时许,气平块消痛止,每周发作二三次不均,舌苔薄黄,脉弦略数。证属情志刺激致肝气郁滞,化火上冲发作奔豚气。治用《金匮》奔豚汤以清热降逆,和血平肝:李根白皮15g(自备,鲜者加倍),生葛根12g,制半夏9g,黄芩9g,生姜5g,杭白芍12g,当归6g,川芎5g,生龙骨15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代赭石15g。先后加减调治月余,共服三十九剂,诸症消失,奔豚气自服药十剂后再未发作。(摘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7,1982) (二)阳虚寒逆 【原文】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3)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生,去滓,温服一升。 【分析】 病因病机: 伤及心阳,下焦寒水之气上犯—奔豚气 感寒,寒凝血瘀——核起而赤 主症: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核起而赤。 治法:内外合治 外用灸法——温经散寒。 内服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平冲降逆。 方剂:桂枝加桂汤。 方义:桂枝加桂汤有两种说法, 一说加桂枝,振奋心阳,降逆平冲; 一说加肉桂,温肾纳气,使寒水返于下焦。 临床时可根据病机、症状的不同,灵活运用。 【临床应用】 ??本方现代临床用于外感、头痛、头晕耳鸣、神经官能症、膈肌痉挛、结肠过敏以及某些心脏病等见奔豚气之症状者。亦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硬皮病、雷诺氏症、冻疮等病。 【医案举例】 ??故乡老友娄××的爱人,年七十,患呕吐腹痛一年余,于1973年4月16日偕同远道来京就诊。询其病状,云:腹痛有发作性,先呕吐,即于小腹虬结成瘕块而作痛,块渐大,痛亦渐剧,同时气从小腹上冲至心下,苦闷欲死。既而冲气渐降,痛亦渐小,终至痛止块消如常人。按主述之病状,是所谓中医之奔豚气者,言其气如豚之奔突上冲的形状,《金匮要略》谓得之惊发。惊发者,惊恐刺激之谓。患者因其女暴亡,悲哀过甚,情志经久不舒而得此症。 予仲景桂枝加桂汤:桂枝15g,白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劈),水煎温服,每日一剂。二诊(4月30日):共服上方十四剂,奔豚气大为减轻,腹中作响,仍有一次呕吐。依原方加半夏9g,茯苓9g,以和胃蠲饮。嘱服十剂。三诊(5月13日):有时心下微作冲痛,头亦痛,大便涩,左关脉弦,是肝胃气上冲,改予理中汤加肉桂、吴茱萸,以暖胃温肝,服后痊愈回乡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