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嗣同“尽变西法”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谭嗣同“尽变西法”观.doc

论谭嗣同“尽变西法”观 第32卷第4期 2Ol1年7月 湖南城市学院 J0URNALOFHUNANCITYUNIVERSITY ,,01.32No.4 July2011 论谭嗣同尽变西法观 郝俊伟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谭嗣同的尽变西法观是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其变法思想较 为全面,激进而又具体,表明谭嗣同这时的世界观的主要倾向已经资本主义化,试图用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 民族危机.尽变西法思想虽然还不够深刻和成熟,但总体来说,它是谭嗣同甲午战争后到其牺牲前最重要 的思想之一,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乃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有其进步意义. 关键词:尽变西法;戊戌思潮;维新变法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942(2011)04—0073—05 尽变西法在谭嗣同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谭嗣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丧权 辱国的《马关条约》后提出,又在其变法理论专 着《仁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后成为戊 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变法的纲领性口号之一.这个 口号究其实质,它超越了洋务派的变法思想界限, 是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全 面而系统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 一 ,尽变西法观的形成 l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全国范围内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 变法运动,受此影响,谭嗣同提出尽变西法 的口号.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详考数十年之 事变,而切究其事理,远征之故籍,近访之深识 之士.……,画此尽变西法之策.[1】2可以 看出,此时谭嗣同思想发生了巨变,以至于提出 尽变西法的口号,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反应 马克思在分析英中鸦片战争时曾指出:鸦片 战争对中国起到了惊醒的作用.同样,甲午战争 中国的惨败也惊醒了亿万中国人民.当谭嗣同获 得《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时,他悲愤至极,认 为中国亡国灭种祸在旦夕.他在《上欧阳中鹄书》 说:近来所见,无一不可还骇可恸,直不胜言, 转觉平常无奇,偶有不如此者,反以为异,斯诚 运会矣.……悲愤至于无可如何,不得不以达观 处之.[21153他批判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 又说:及见和议条款.竞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 性命,一举而弃之.总之,中国之生死命脉, 唯恐不尽授之于人.非为国也,将合含生之类无 一 家一人不亡.[2】1不难看出,在甲午惨败 的巨大刺激下,谭嗣同终于猛省,对晚清中国的 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1.从根本上认识到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 日甲午战争前,谭嗣同对清政府虽有较多批评和 指责,但其思想中仍然有中国乃天朝上国的虚骄 观念.但甲午渗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 订,使谭嗣同对清政府完全失望了,也让他彻底 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曾清楚的指出,清 朝的官吏遇此国难,不能出一谋,划一策,【3ll 只知道吃喝享乐,哪管国家的存与亡.不仅如此, 清朝的军队军纪败坏,武备废弛.将领指挥无能, 遇战不前,只知道逃跑.士兵遇战贪生怕死,与 敌一触即溃.甲午战中无一不败,奉天败,高丽 败,山东败,澎湖又败;旗军败,淮军败,豫军, 东军,各省杂募就地招募之军无不败,即威名赫 耀之湘军亦败,且较诸军尤为大败.[2]158清政 府有此官吏,将士与通过明治维新变法后国力空 前高涨的日本交战焉有不败之理. 2.认定晚清政府不变法难逃灭亡.甲午惨败 后,谭嗣同彻底抛弃了之前的犹豫不决,认为清 政府要想改变亡国的唯一途径就是维新变法.不 变今之法,虽周,孔复起,必不能以今之法治今 之天下,断断然矣.[21161此时的谭嗣同已经把变 法维新看作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唯一途径,是关系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郝俊伟(1985一),男,安徽六安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74湖南城市学院2011年第4期 华夏民族能否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为了变 法,被发左衽,更无待论.【2甚至为变法牺 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谭嗣 同此时的思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二)受戊戌思潮高涨的影响 戊戌维新思潮是中日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形势下,民族觉醒的产物.爱国御侮, 救亡图存是维新思潮的时代主题.帝国主义国家 联合的侵略和瓜分,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 惨祸,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初步发展的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这时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 势力的双重压迫.在这种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下, 民族资产阶级被迫站在了风口浪尖,面临生死攸 关的重大抉择.有识之士不甘于国家的逐渐沉沦, 渴望晚清政府实行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 场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在神州大地逐渐开展 起来. 此时的谭嗣同深受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也 不甘落于人后,他积极准备在湖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