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踝关节骨折及脱位手术治疗
76例踝关节骨折及脱位的手术治疗
【摘要】 目的 总结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采用手术治疗76例踝关节骨折及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术后发生伤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抗炎后痊愈,其它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3 a,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44例,良2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结论 手法恢复踝关节力线,及时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好发于青壮年。踝关节是下肢主要负重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治疗上需达到解剖复位。因损伤机制较复杂,踝关节骨折及脱位不仅存在骨性结构紊乱,还有软骨、韧带及肌腱损伤,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几率明显增加;同时因踝周软组织薄弱, 常造成皮肤破溃、污染并形成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困难[1]。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及脱位7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1例,女25例,年龄18~65岁,平均(36.4±13.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0例,高处坠落伤23例,重物压伤5例,运运伤、机器损伤各4例。闭合性骨折45例,开放性骨折31例,均为新鲜骨折,伴或不伴脱位。患者关节活动均受限。根据影像学表现,按照LaugeHansen分型[2]:旋后内收型骨折Ⅱ度10例,旋前外展型骨折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骨折Ⅱ度28例,Ⅳ度14例,旋前外旋型骨折Ⅱ度12例,Ⅲ度8例。合并胫腓下联合分离12例。闭合性骨折患者伤后均予以简单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1 h~6 d后进行手术,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同时经骨折复位内固定。
1.2 手术方法
入院后及时通过手法复位恢复患肢基本力线并加以维持。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开放骨折行急诊手术,闭合骨折视情况可应用甘露醇,外敷硫酸镁,待3~6 d 肿胀消退后手术。对危及生命的合并症予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手术。
76例均使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平卧位,上止血带。开放骨折先清洗伤肢,彻底清创消毒。外踝骨折采用从外踝上方约3 cm处开始, 沿腓骨前缘向下, 至外踝下方0.5~1cm处弯向后方,至相当于外踝后缘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形成一近似弧形切口,清除骨折端间隙的积血及深筋膜碎片,把嵌入的软组织提起,解剖复位后尖头复位钳暂时固定,4孔或6孔外踝解剖钢板植于外踝后外方,钻孔并拧入螺丝钉固定,修复腓骨肌腱鞘,缝合关闭伤口。内踝骨折根据骨折片的大小,选用1~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或张力带克氏针固定,如果没有软组织嵌入,三角韧带断裂可不显露也不必缝合。对于三踝骨折,首先解剖复位外踝骨折,临时固定,再牵开腓骨下端,检查后踝以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是否损伤后,将内踝复位及固定。对于累及关节面25%以上的后踝骨折,复位后由前向后,用1~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确认外踝骨折是否解剖骨位。
1.3 术后处理
术后补液及营养支持,常规使用抗生素。患肢使用布朗架或枕头抬高。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4~6周。 术后第2天开始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术后2~3周进行踝关节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适量背伸、屈曲及内、外旋功能锻炼,双拐保护下不负重行走练习,6周开始轻负重练习,12周弃拐完全负重行走。10~12周取出胫腓下联合踝钉,术后1~1.5 a取出内固定。
1.4 结果
本组76例术后3例发生伤口浅表感染 ,经加强抗炎后痊愈,其它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3 a,76例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12~18周。术后无骨不连、畸形愈合、胫腓下联合处螺钉断裂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按照BairdJadcson踝关节评分评定,包括踝关节疼痛、关节稳定性、行走、跑步、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踝关节影像学检查等[3]。本组优44例,良2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1例术后1.5 a出现久行疼痛不适,检查见踝关节轻度肿胀,踝关节活动度为50°,考虑并发创伤性骨关节炎所致。
2 讨论
踝关节是高度适配的鞍状关节即屈戌关节,主要功能为负重行走,一旦骨折即为关节内骨折。踝关节骨折损伤机制复杂,多合并韧带损伤,而踝穴的稳定依靠其周围的韧带结构,故踝部骨折及韧带损伤,破坏了距骨在踝穴内运动的稳定性,后期导致严重的损伤性关节炎,步行疼痛,功能受到严重障碍。治疗的原则是复位骨折,修复韧带损伤,恢复距骨在踝穴内运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特别是要复位距骨,恢复踝外侧区的稳定性和腓骨的长度,即使骨折复位和愈合良好,但韧带损伤愈合后很难达到原有的张力水平,尤其是踝外区的不稳定,疼痛和继发性骨关节炎难以避免。而只有手术修复,才能保持更有张力状态下愈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