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汉唐和亲政策与影响的异同.doc
略论汉唐和亲政策与影响的异同
屯垦研究《兵团党校》2()11年第2期?总第129期
略论汉唐和亲政策与影响的异同
王聪延
(兵团党委党校,新疆五家渠831300)
[摘要】自汉以来,中原多个王朝都曾-9周边的少数民族缔结过姻亲联盟,其中汉唐两朝与异族君王的
和亲最多,政绩最突出,唐朝尤盛.本文旨在探讨汉唐两朝-9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亲政策-9影响的异同.
【关键词】汉朝;唐朝;和亲政策;影响;异同
[中图分类号1K2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274(2010)06_—0071—04
[作者简介】王聪延,女,兵团党委党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传播研究.
和亲是指封建统治者同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
通过嫁娶而建立的一种政治联姻.这种建立在政
治基础之上的姻亲关系不是单纯的婚姻,而更多
地体现为一种政治行为,一种羁縻政策,往往是统
治者互相利用的一种权宜之计.伟大的革命导师
恩格斯曾指出,对于剥削阶级的诸侯,王公来说,
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
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①.
和亲的目的主要体现为姻亲双方中实力较强的一
方希望通过和亲敷衍外族,使不为我害;再则借和
亲羁縻外族,使为我助.这样,一可以争取对方的
势力,壮大自身的势力,翦灭强敌.二可以巩固政
治基础.而和亲双方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方则希望
通过和亲得到大国的扶植和册封,以便对本地区
进行有效的统治,并且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来发
展本国的经济.事实上,通过和亲而联姻结盟,并
非有此,汉唐王朝在和亲之地域设官置府,统领军
事,镇抚诸国,驻军镇守,屯田戍防,制疆舆图,统
计户口,体现主权;修筑城堡,畅通道路,贸易往
来,交流文化,发展经济,体现效益.汉唐打开了通
往西域之路,强化了国家的中央集权而影响深远,
为日后国家的昌盛,声名远播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
础.既然和亲的双方都是将姻亲关系建立在政治
基础之上的,那么当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发生变
化时,这种政治婚姻的效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汉唐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最鼎盛
的两个朝代,在此期间,汉唐都采取了与西部少数
民族政权通婚来达到其政治目的策略,但从其和
亲目的,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方
面来看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这是历史
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不是人为因素可以改变的.
虽然从时空上看,汉唐两代相距甚远,但在积极利
用和亲开展与外族友好往来进一步巩固统治,安
邦治国和册封建制,开拓丝绸之路等方面却有其
相同,相似之处.汉唐作为同一政治目的和亲政策
的推行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一
,汉唐两朝和亲政策异同
首先,汉唐两朝和亲的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
是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
点.即便有目的的多样性,但都是为巩固统治服务
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时期目的的表现形态有所不
同.
其次,汉朝的和亲基本上是在西汉,在和亲态
度上是前恭后倨.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建立的西
汉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亟需修养生息.公元前198
年,刘邦确立和亲政策,将大量的财物奉献给匈奴,
这种带贡赋性质的屈辱安边之策是消极被动的无
奈之举;汉武帝时的和亲则姿态高而恩威并施,以
匈奴臣服于汉朝为目的.但汉的和亲主要是谋略
与策略性的政策,在政治利益不能获得时就会中
止和亲.
唐朝则在和亲推行过程中有发展性的调整,
由策略转变为政策而上升为国策,和亲一直没有
停止.具体表现在:其一,和亲的规格高,皇室和宗
室的公主外嫁者逐渐增多,形成了真正的最高意
义的国亲.如唐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封雍王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译本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4
—
71—
李守礼之女为金城公主并在其远嫁吐蕃赞普时
的《金城公主出降吐蕃制》中说:遂割深慈,为国大
计.明与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和亲已经上升
为唐代国家之方针政策.其二,唐代和亲的频率
高,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据统计,唐朝与异族统治
者的和亲至少有28次之多,时间上贯穿于整个唐
朝的始终.相比较之下,汉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统治
者的和亲基本上只是在西汉,且多数和亲公主品
级较低,即便是享有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称的
王昭君,在其出嫁匈奴之前也只是汉代后宫中一
个普通的宫女而已.这也更突出了和亲是唐朝的
一
个基本政策.其三,唐代和亲的范围与对象广.
唐朝与周边的异族蕃王几乎都有过和亲的历史.
另外李唐王室皇族的公主与周边节度使子弟的和
亲现象也很普遍,这种另类的和亲目的是扩大与巩
固了皇亲国戚在军队中的恩威,以达到维护边疆稳
定,这也是推行和亲国策的体现.其四,汉与唐都把
和亲与武力征伐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手段.汉朝
的和亲政策始终是策略性的,自汉武帝以后是以武
力征伐为主,和亲为辅,和亲政策就不可能持久;唐
朝则一直是以和亲为主,武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