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武功山)国学文化中心策划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武功山)国学文化中心策划方案

中国(武功山)国学文化中心 策划方案 陈 传 焕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早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国学、普及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就形式而言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它就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珍珠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国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首先,弘扬国学是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衰落,在西方列强侵略时的无力,被人们采取一种文化归因的解释策略,简单地把原因和过错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身上。在这种心态下,国人对于本国固有文化和固有学术的自信心,降落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传统学术首先作为“国故”,失去鲜活的创生能力。今天,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日益提高,世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重建国学就是要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包括中华文化的复兴。每个中华儿女应当坚信,中华文化仍将再次焕发青春,再现活力,再展魅力。,   再次,弘扬国学对于提升国人道德水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最后,弘扬国学对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意义重大。当今时代,虽然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已成为全球性的呼声,然而,现代社会的话语霸权、文化霸权同样存在。在与强势文化的争夺中,放弃自身固有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全盘西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国学,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地的汉学家都在积极研究并加以利用,我们更没有丝毫道理不去继承、不去推动,不去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国学热”各类媒体上涉及国学的栏目屡见不鲜,众多高校开设国学类专业或相关课程,国学研究机构纷纷组建,书店中国学类书籍持续热卖,古典戏曲进入中小学课堂,一些重要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切都在说明,已经越来越呈现出勃勃生机《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易学文化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易学文化影响下,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可以说,易学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 因此,本项目创意策划的核心基础是易学文化体系的展示与弘扬。 在易学这一中华文化之根的涵养下。以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为主体,包括历史上曾经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诸子百家文化,共同构建了广义的国学文化体系。 从项目投资开发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可能在这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全面、彻底地展示各家的思想和文化元素。只能本着“彰显核心、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将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特别是是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元素表现出来。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儒家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中华文化传统历来倡导“以儒治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这是千百年来人人所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 “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和“修身为本”等思想理念对中国官僚体制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