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伦理学-山东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伦理学-山东大学

三、生命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伦理背景 (二)医学科学背景 (三)社会人文背景 (一)科技伦理背景 20世纪中期以前,科技挣脱神学枷锁后迅速发展,其负面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人们尚未认识到“科学为善”的道德之重要性。 直至二战以前,科技处在一个主要彰显其正面效应的时期。正面效应远远大于科技的负面效应,人们普遍把科技看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流行的观念:科技价值中立论、科技至善论、科技乐观主义。 “向大自然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大事件引发的反思 促使科学家和公众严肃地关注科学研究的社会后果,其应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影响以及科学研究的“正当性”——科技伦理学的兴起。 1.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 2.1945年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3.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在地球的生存以及地球本身的存在。 1.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 科学家的建议 本意是为了尽早结束世界大战 没预料到原子弹的杀伤力如此巨大 引起的基因突变会世世代代遗传 使许多建议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改变态度,投入到反战和平运动之中。 2.纽伦堡法庭的审判 一部分是科学家和医生进行残无人道的人体实验。 23名医学战犯:7人获死刑;9人获无期或10年以上的徒刑。 (1)露天冷冻引起人体的变化 (2)高空脱氧实验 (3)致命疾病病毒实验,等 居然丧尽天良、残无人道地置无辜者于死地。 3.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 Rachel Carson著《寂静的春天》(1965) 人们突然发现寂静的春天,看不见鸟儿在蓝天飞翔,鱼儿在江川腾越。 当时揭露的是有机氯农药的严重后果——急性毒性较小,但长期蓄存会使一些物种灭绝,食物链发生中断,生态遭到破坏,人类受到疾病的威胁。 三、生命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伦理背景 (二)医学科技背景 (三)社会人文背景 (二)医学科技背景 1.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不但能更有效地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而且也可能操纵基因、精子或卵、受精卵、胚胎、乃至人脑、人的行为和人体。 正确使用与滥用;涉及世世代代… 2.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进程受到自己的干预,甚至有可能完全被人工安排所代替。 辅助生殖、安乐死… 积极与消极双重后果;价值观的冲突。 karen ann quinlan /wiki/Karen_Ann_Quinlan Karen Ann Quinlan?(March 29, 1954 – June 11, 1985) was an important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the?right to die?controversy in the United States. (二)医学科技背景 3.艾滋病的全球蔓延挑战传统观念和现存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健康权利、免受歧视 “四免一关怀” 4.医疗费用的大幅度攀升导致卫生制度改革 医疗危机:什么是负担得起而又有效的医疗 三、生命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伦理背景 (二)医学科技背景 (三)社会人文背景 三、生命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伦理背景 (二)医学科技背景 (三)社会人文背景 (三)社会人文背景 1.个人权利运动(马丁·路德·金领导民权运动) 生命权 健康权 死亡权 隐私权 自主权 知情同意权 (三)社会人文背景 2.消费主义 作为一个消费者,有权获得最佳的消费,有权过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权维护一切与消费有关的权利。 医疗卫生的社会性质 医疗是否是消费? 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三)社会人文背景 3.宗教的影响 许多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都与宗教观点有冲突。这样也必然引起广泛的争论。 宗教界人士在生命伦理学的创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些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都是虔诚的宗教徒。 (三)社会人文背景 4.丑闻的揭露,使政府成立Belmont工作组调查, 提出自主、有利、公正三个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 Tuskegee医院的梅毒实验。 纽约柳溪医院的肝炎实验。 Tuskegee医院的梅毒实验 美国PHS1932年开始Tuskegee梅毒研究,目的确定慢性梅毒的损伤中哪些由感染引起,哪些由治疗引起,因为当时的梅毒治疗损伤应用的是重金属如砷、铋、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945年,青霉素已经广泛应用,这是治疗梅毒的既安全又有效的药物。然而1945年后,原先的梅毒研究方式并没有停止,直到1971年华盛顿邮报的一位记者揭露了此事,实验才停止。 第一专题 当代生命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二、生命伦理学的进展 三、生命伦理学诞生的背景 四、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专题 当代生命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生命伦理学 一、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二、生命伦理学的进展 三、生命伦理学诞生的背景 四、生命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四、生命伦理学的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