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討論主題:教育與社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7討論主題:教育與社會

討論主題:教育與社會 課程名稱:教育社會學 指導教授: 溫明麗老師 報告人: 鄭淑華 報告日期: 93/03/07 閱讀資料(社會學家茶座第二輯) 一、王建,《大學也者,大樓之謂耶?》,頁 13-17。 二、錢鋼,《可算度的人-從福柯說到考試地 獄》,頁18-23。 三、李政濤,《在教育與規訓之間》,頁24- 27。 四、蕭武,《裂縫:窮人與大學》,頁28- 33。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 在全國上下大興土木拉動經濟增長的今天,大學也趕來”湊熱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成為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量的教育經費化成了磚石與灰漿 。 世界一流大學是怎樣辦的。世界高等教育的現代化是從柏林大學的創辦開始的…柏林大學的預算大部分經費用於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該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多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大學或機構。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 美國商人約翰?霍普金斯遺囑捐贈700多萬美元,其中350萬美元用於建一所大學,他不附帶任何條件,只是學校的基金將不能用於校舍建築。校長吉爾曼有句名言,他更喜歡將霍普金斯的錢用於”人,而不是磚塊和灰漿”。他說:大學的聲譽應該取決於教師和學者總的品質,而不應取決人數,更不取決於供他們使用的建築物。 世界一流與國際知名大學﹖﹗ 說起國內高校的建築任務……多半是安居工程。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學生和教職工校內聚居的習慣,學校成為社會。……隨著大學的發展,似乎蓋的房子越多,呼喊缺房的和無房戶也越多,大學的財政也越來越緊張。 許多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大學,對於急需教學科研用房的基建都顯得的那麼吝嗇,而我們卻在集中財力搞安居工程以之作為校長的政績,難怪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大學越來越遠了。 <反思與問題> 1.一所大學的建設,硬體與軟 體,孰者重要? 2.延攬大師級人物必須付出相當 高的代價,一般大學能否提供 如此有利的條件? 3.如欲成為世界一流和國際知名 大學,應如何做? 評分制度作為科學的方法正規訓著我們的教育 就教育而言,用訓規(除了指學科,也有紀律、訓練、訓誡、約束以致薰陶等意思)一詞,無非強調某一種教育方式不僅作為傳授知識的手段,同時也是訓練、約束和塑造人的技術,並且這種塑造完全可能的建構在某種意識型態和利益的基礎之上。圍繞分數形成一種教育機制的應試教育,正是一個絕佳的例子。 評分制度作為科學的方法正規訓著我們的教育 教育擔負了通過知識是去解放人的啟蒙之重任,教育作為政治改良的手段與意義也因而顯示出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和諧均衡的培養人所有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應受到任何功利目的的制約 。 <反思與問題> 1.應試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塑造究竟 意謂著什麼? 2.要如何才能擺脫長期以來受到“分數主義“的影響? 3.公民教育的必要性與否?政府是否可以透過”文化霸 權”來塑造某種意識型態?或是作為政治改良的手段? 在教育與規訓之間 自古以來就有伴隨著”愚民政 策”的”愚民教育”,在這種 教育體制下,很難說受過教育 的人民是更有知、更聰明了, 還是更無知、更愚蠢了。 教育的奴役性不僅僅體現在法 西斯教育中,它幾乎可以體現 在任何一種教育模式中,只要 教育者無視受教育者為人的權 利和尊嚴,強制性地要求教育 者按照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情 感去學習、生活和思想。 。 <反思與問題> 1.教育是否也是一種規訓的 手段? 2.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 有知識?還是 ”無知”? 3.父母或老師在教育的同時 ,是否也可能是一位奴役 者? 窮人與大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貧困地區的孩子因貧困而失學的情況正在減少;因為貧困而放棄接受高等教育機會的人數正在增加。 高校擴大招生可以擴大消費,進而拉動經濟增長……人們似乎沒有覺察,這樣的對策實際上意味著從此將高等教育作為一種產業來經營……高校的收費也迅速竄升…… 如果高等教育真的是一種產業,那麼它的市場就是壟斷的而非開放的,是沒有競爭的。在壟斷的市場上別無選擇,除非你放棄受教育這種消費…… <反思與問題> 1.大陸的高校擴招,對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敞開 大學校門,而向原來弱勢群體關閉大門的過程。 您認為這樣的做法正確嗎? 2.窮困的家庭在多數的情況下,通常會選擇讓女孩 子放棄學業,而讓男孩子繼續求學,請問這是否 也算是一種性別歧視? 3.請問政府或學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