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流感患者的护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辅助检查 细菌学检查: 直接涂片:皮肤瘀点、脑脊液可找到病原体 细菌培养:取皮肤瘀点组织液、血、脑脊液、鼻咽拭子等标本培养 血清学监测:特异性抗原及抗体检测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畅通,做好皮肤和黏膜的护理 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氯霉素、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 对症治疗 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休克:迅速纠正休克 颅内压升高:脱水剂和利尿剂 呼吸衰竭:给氧 护理问题 疼痛,头痛:与脑膜炎球菌内毒素引起微循环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内毒素使皮肤血管受损,意识障碍有关。 体温过高 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导致败血症有关。 组织灌注量改变:外周组织 与脑膜炎双球菌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 意识障碍:与脑膜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一)一般护理 休息: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隔离:呼吸道隔离—病人体温正常后3日,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 生活护理:床褥清洁、平整,内衣裤柔软、宽松、勤换洗。 饮食护理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量多次饮水。 呕吐:禁食 昏迷:给予鼻饲。 (二)病情观察 观察瘀点、瘀斑的部位、范围、进展状况。 意识状态改变、两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抽搐、惊厥先兆,颅内高压症状或脑疝征象。 监测生命体征 意识障碍是否发重 准确记录出入量 (三)对症护理 保护出现瘀点、瘀斑处皮肤,避免受压和磨擦。 皮肤若破溃,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涂以抗菌软膏。 意识障碍者,使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 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或约束四肢。 昏迷者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 (四)用药护理 按医嘱使用青霉素时,注意过敏反应。 应用氯霉素,注意观察骨髓抑制反应。 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时,监测电解质平衡状态。 (五)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以产生安全感,增强治疗信心,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六)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按要求隔离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日,或不少于发病后7日。 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日,切断传播途径。 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和按摩。 预防 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带菌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切断传播途径: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戴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流行期间预防服药、减少集会、外出戴口罩 作业??? 流脑的临床特点? 提问??? 传染源、传播途径? 预防? 第十二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问题。 3.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一、概 述 概念: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病原学特点 病原体:脑膜炎球菌 脑膜炎球菌:属奈瑟球菌属,革兰染色阴性,肾形或卵圆形,成对排列 脑膜炎奈瑟菌 分类:13个血清型(A、B、C、D、E、X、Y、Z、W135、H、I、K、L)前三种最常见 A群为国内主要流行群 致病因素:在人体内裂解释放的内毒素 抵抗力 仅存于人体 在外体生存能力极弱 对热、寒、干燥及消毒剂均敏感 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 鼻咽部 病原菌 带菌者 血液 瘀点 菌血症 脑膜炎 败血症 小血管痉挛 内毒素 血管内皮损伤 DIC 微循环障碍 头痛 呕吐 抽搐 意识障碍 脑疝—呼衰 脑水肿 毒血症状 二、护 理 评 估 流行病学资料 1 身体状况 2 心理-社会状况 3 辅助检查 4 治疗要点 5 (一)流行病学资料 传 染 源:带菌者(重要的传染源)或病人 。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通易感,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年龄分布:6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周期性:每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 季节性:多见于冬春季,流行高峰为3~4月。 评估要点 与类似病人的接触史。 曾注射过流脑菌苗史。 发病的季节、病人的年龄等相关情况。 (二)身体状况 潜伏期为1~7日,平均2~3日。临床上可分为3型: 普通型 暴发型 轻型 普通型 最常见。 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临床经过有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及恢复期四个阶段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 多数无此期 少数有上呼吸道症状 持续1—2天 败血症期 急起发病、伴高热寒战 毒血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