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亲的理想
PAGE PAGE 1 HYPERLINK /s/blog_51b47f450100rng3.html \t _blank 父亲的理想我父亲今年60了!可他总是有伟大理想的。父亲出生哪年,至今是个迷。奶奶说,父亲出生那年,好像有几个“审娘”都生了崽,父亲的这几个“婶娘”中,有的也像奶奶一样把自己的“崽”的出身年份记糊了。几经推理,奶奶只好把父亲的出生年份确定为1952年。在大家的几次隆重的回忆和争论中,又有几个“婶娘”站出来说话,父亲应该是53年的。父亲也被他的这些“婶娘”们搞糊了,父亲干脆说:这都不打紧,只要我的这些儿女们能长大成人就行。我们有时觉得父亲思维是没有逻辑的,这哪年生的和儿女们长大成人实在没有什么联系。但父亲却觉得这很有逻辑,大概这也就是他那时最大的理想了。他总是一遍一遍“骄傲”地说我们并不知道的中国农民的历史。父亲为什么这么“骄傲”,大概是因为他生活的年代太苦命了。父亲出生的时候,全国刚解放,太贫穷,没得吃没得穿,60年代闹饥荒的时候,家里还死了一个哥哥。这在父亲心里打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父亲总是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年代,所以父亲生怕我们忘记了过去苦难的历史。一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向我们“炫耀”他的小时候,有多苦难,似乎苦难都成了他唯一的资本。父亲也是沉默过一段时间的。记得,我们姐弟妹四个全生出来了以后,家里危机四伏,家里极度贫穷,经常遇到“青黄不接”,再加上计划生育工作队经常进村“工作”,我父亲被扣上“超生游击队长”的冒子,他只好陷入沉默,默默地为计划生育罚款奋斗着。那段日子,父亲基本很少给我们讲那些苦难、经典而又枯燥的故事。我们很少敢和他讲“故事”,他也很少和我们发生“故事”。直到我上初二,有一天地理老师讲到“中国的人口”一章,我明白了我们父母是超生对象,并且进一步明白,我们家贫穷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太多。于是,我还是不敢和父亲理论,因为父亲是严肃的。我就寻找一个和母亲理论的机会,有次学校要交什么费用,母亲说没有,要去借,我就趁机数落母亲,我质问她:“为什么要生这么多?”我母亲两泪双流,被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们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孩子,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到我们那片热土,土地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按人口分配田地,“经典”的小农民意识促使父亲要成就一个理想,那就是人多可以多分地,可是父亲把我们生得迟了些,等弟弟妹妹们生出来后,田地又30年不变了。父亲为这个没有实现的理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家里6个人,只有3个人的田,还要供养爷爷奶奶,姐弟妹四个又不断长大,吃饭多,有几年家里每年会“青黄不接”。后来,我们姐弟妹四个开始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父亲意识到这些田地完全满足不了我们的学费需求。父亲只好背着行囊打工了。父亲去了一个窑地——拉车,父亲狠狠地说,要把这一辈子的车拉完,让我的儿女们不要再拉车!这又成为他一个伟大理想。现在我经常笑父亲分田地的理想,他说至今没有实现,当然,也不想实现了。他说没想到时代变得这么快,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土地就可以吃饱喝足。我测试过父亲,我说如果现在不搞计划生育,你觉得最多生几个好,他微笑说最多两个。父亲终究是解放思想了。父亲意识到农村父母送四个小孩从小学读到大学是要付出很多沉重代价的。不过,父亲又说,现在时代越来越好,越来越进步,读小学初不要学费了,呵,似乎父亲又遗憾把我们生得早了些。父亲这辈子是吃了很多苦的。今年我小妹大学毕业了,他刚好60岁。我问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说他想在他“退休”后,把我们读过的书再读一遍,要写一部自传。我奇怪他还知道“自传”这个词汇,原来……前几天,我意外地收到一条母亲发来的短信:“红,你上课吗?明天回家吗?——你娘发的。” 我打电话过去追问,还真是娘发的,她骄傲地说,我终于学会发短信了,是你父亲教的。因为父亲一年前就学会发短信了,母亲很羡慕,父亲的理想就是教母亲发短信。为些,我们姐弟妹几个高兴了一圈,打电话互相通了下气,原来母亲给每个人都发了短信“炫耀”过了。当然父亲还有一个理想,就是学会电脑。父亲看到我们十个手指在电脑上飞舞个不停,他又觉得新鲜了,看得出来他挺羡慕我们的。有次,我教父亲和远在山西读大学的妹妹视频聊天,他一上来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他说:“这、这、这,真是你妹妹啊?这能说话吗?……那我真不知道说什么?”父亲临时又想出他那经典的台词:“妙,饭要吃饱,书要读好。”有次我问父亲:“我们姐弟妹四个现在都大学毕业了,现在再也不用问你交学费了,别人都羡慕你,都想访问你呢。”我开玩笑说:“如果现在让你上台领最佳父亲奖,你上台后怎么做答谢辞?”。我父亲拍着胸膛说:“我不会感谢CCTV,我会说最想感谢共产党!”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变得这么幽默了。可父亲说,这是真的要感谢共产党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好年代,让我这个老农民看上了电视、用上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