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原理.docVIP

课程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原理.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原理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 葛晓猛 学部: 土木工程部 班级: 09土木10班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给定的桥梁基本设计资料(主要结构尺寸、计算内力等)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主梁。主要内容包括:1.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数量的确定及布置;2.截面几何性质计算;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预应力损失估算;5.应力验算(短暂状况和持久状况的应力验算);6.抗裂验算(正截面与斜截面抗裂验算)或裂缝宽度计算;7.主梁变形(挠度)计算;8.锚固局部承压计算与锚固区设计;9.绘制主梁施工图。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的一片主梁设计,要求掌握设计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有关构造要求规定,并绘制施工图。要求:设计合理、计算无误、绘图规范。(一)基本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荷载,人群荷载3.0,结构重要性系数=1.02.环境标准:Ⅱ类环境3.材料性能参数(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主要强度指标为:强度标准值 =32.4,=2.65强度设计值 =22.4,=1.83弹性模量 =3.45(2)预应力钢筋采用ASTM A416—97a标准的低松弛钢绞线(17标准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1860抗拉强度设计值 =1260弹性模量 =1.95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0.4,=0.2563公称直径为15.2,公称面积为139mm2(3)非预应力钢筋1)纵向抗拉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400抗拉强度设计值 =330弹性模量 =2.0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0.53,=0.1985 2)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强度指标为:抗拉强度标准值 =335抗拉强度设计值 =280弹性模量 =2.0 图1 主梁跨中截面尺寸(尺寸单位:)4.主要结构尺寸主梁标准跨径=33,梁全长32.96,计算跨径=32.5。 主梁高度=2000,主梁间距=2000,其中主梁上翼缘预制部分宽为1980,现浇段宽为20,全桥由5片梁组成。主梁跨中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主梁支点截面或锚固截面的梁肋宽度为600mm。(二)内力计算结果摘录1.恒载内力(1)预制主梁的自重 =19.75(2)二期恒载(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及栏杆) =7.495恒载内力计算结果见表1(数据做参考,若有问题,可以修改)。2.活载内力汽车荷载按公路—Ⅰ级荷载计算,冲击系数=1.141,人群荷载按3.0计算。活载内力以2号梁为准。活载内力计算结果见表2(数据做参考,若有问题,可以修改)。3.内力组合(1)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短期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3)长期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各种情况下的组合结果见表3。表1 恒载内力计算结果截面位置距支点截面距离预制梁自重二期恒载弯矩剪力弯矩剪力(kN.m)(kN)(kN.m)(kN)支点0.00.0320.9380.0121.794变截面1.6488.146306.472185.248102.6748.1251955.713160.468742.18176.47跨中16.252607.6170.0989.5740.0 表2 活载内力计算结果截面位置距支点截面距离公路—Ⅰ级人群荷载弯矩剪力弯矩剪力(kN.m)对应(kN)(kN)对应(kN.m)(kN.m)对应(kN)(kN)对应(kN.m)支点0.00.0243.727243.7270.00.022.69522.6950.0变截面1.6317.91214.562218.473337.6757.19525.43823.11354.158.1251273.109161.905205.435790.706200.52216.63837.019100.261跨中16.251697.43188.5998.2641383.051267.3610.08.22770.008注:车辆荷载内力、中已计入冲击系数=1.193。表3 荷载内力计算结果截面位置项 目基本组合短期组合长期组合(kN.m)(kN)(kN.m)(kN)(kN.m)(kN)支点最大弯矩0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