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诺奖引燃“莫言经济”
诺奖引燃“莫言经济” 发货20万套,总价值1.2亿发货码洋,根据北京精典博维的统计,《莫言文集》在2012年已经取得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莫言获奖后的种种经历,正如他的作品所描绘的故事,同样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莫言的书卖疯了!” 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宣布的一刹那,现场的中国记者不禁欢呼。 随后,莫言获奖的消息便铺天盖地般传播开来。当晚的新闻联播“破天荒”地插播了莫言获奖的报道。在微博上,莫言获奖的消息经媒体放大后迅速被网友刷屏。获奖第二天,莫言已登上了各种都市报、杂志的封面。一切都像是经过精心安排一样。 “莫言的书卖疯了!”在莫言获奖后的几天里,人们惊讶地发现,无论在书店还是在网络,莫言作品纷纷告罄。因库存不足,莫言图书一夜之间洛阳纸贵,很多网店从折扣价恢复到原价,但仍遭到读者的疯抢。 突如其来的“莫言热”,让书商和出版社措手不及。手里握有莫言作品的出版社纷纷赶着推陈出新。莫言获奖后,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老版本《蛙》迅速断货;得知莫言获奖后的第一时间,首批20万套囊括莫言所有小说作品的新书就进入如火如荼的印制装订中,但仍供不应求。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生死疲劳》从10月第一次印刷后,到12月已经加印了10次;《檀香刑》也在1个月内增印7次。 市场统计也印证了莫言之热: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公布的报告显示,在2012年11月虚构畅销书排行榜的前30位中,有25种莫言作品上榜,占据榜单8成多。其中,与10月份相比,有14本为新上榜书目。在11月这样一个图书销售的淡季,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以莫言为主打牌,成为了月码洋占有率增长最多出版社的前5名,并牢牢占据文学类图书码洋排名的前两位。 在当当网2012年度图书畅销榜中,《蛙》的销售排名列四十四位。但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从去年10月诺奖揭晓到12月的短短2个多月热卖,就进入年度销量前50名,这样的成绩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当当网2012年度文学虚构类图书中,《蛙》也能排到第八名的位置。 这些不寻常的现象背后的推手,无疑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稀缺资源释放出的巨大吸引力,也制造出了“莫言经济”的新词。 墙里墙外都火 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作为莫言作品全版权签约商,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可谓出尽风头。在精典博维展厅,莫言的头像被放在最显眼位置,数个版本的《莫言全集》密密麻麻地摆放在展台上。其中不乏精装本、简装本、网络定制版等,不时引来一些订购商和读者前来观看和咨询。 “今年过节不送脑白金,要送就送莫言文集”,订货会上发生了这样有趣的一幕。近来在网上被热捧的“最萌和尚”延参法师,竟捧起精装的莫言文集书盒,以他特有的方言口音义务为莫言做起了“代言人”。 时间在推移,“莫言热”并未减退。在开卷公布的2013年第一周畅销书排行榜中,莫言的作品依然占据着虚构类图书的前4名。 “《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这4本书作为畅销书,一年卖个30万到40万册将不成问题。”作家出版社的一名工作人员自信满满地说。 除了莫言作品本身,“解读莫言”也成为时髦。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莫言作品解读》、《莫言论》、《聚焦莫言》等一系列解读莫言的图书纷纷摆上柜台,大家都想借“莫言热”分一杯羹。 莫言获奖的刺激究竟有多大?或许可以从莫言作品的海外市场变化看出端倪。 在以往的西方出版市场,由于中国作品翻译者数量很少,受到销量和成本等问题的限制,中国作品主要以精装本的形式流向图书馆,在一般书店中难觅踪迹。一本精装本英文版《红高粱》售价高达上百美元,普通民众自然难以承受。 这种情况,是莫言也难以避免的。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译者陈安娜经过3年呕心沥血,翻译出《生死疲劳》瑞典文版后,却只能承诺分文不收,拥有莫言3部作品瑞典版本的“鹤”出版社才在不赔本的底线前开印1000册。 然而,凭借诺奖这股东风,“鹤”出版社竟然“起死回生”,一举摆脱财政危机。对比获奖之前的1000册印数,莫言的3个瑞典版作品重印量均在10000本以上。在斯德哥尔摩的各大书店橱窗或主要图书展台上,都醒目地码上莫言的3本瑞典文译本。 印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亚马逊网站也推出了2012年11月份最新版的几部莫言作品外文版,包括《四十一炮》、《檀香刑》、《酒国》、《天堂蒜薹之歌》等等,最便宜的简装本不过14美元。 墙里墙外都火了,诺奖的魔棒幻化出了诱人的商机。 热度持续几何? 莫言的获奖,点燃了国人久违的阅读热情,也掀起了一场名副其实的“莫言经济”浪潮。在孔夫子旧书网,莫言的一本亲笔签名的《蛙》最高要价40万元,《四十一炮》要价26万元。而莫言的字画价格竟也达到了20万元。 被消费的,不仅仅是莫言的书和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