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 农耕时代商业及城市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商业等的演变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点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条件:丝绸之路的兴起
②表现: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
(2)唐宋时期港口城市的繁荣
①条件:海上贸易的兴盛(造船业、航海业的发展;对外交通发展、海外交流增强)
②表现:除早已发展的广州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繁盛一时
③港口城市的繁荣:“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3)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
①特点:A、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和交通要冲,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B、经济功能为主(生产性、商业性增强),商业贸易繁荣,人口密集
★阅读提示:
小字部分介绍这些市镇的出现原因、繁荣景象和影响
②原因:商业、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③影响:A、推动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
B、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促进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三、“重农抑商”
1、产生:
(1)时间:战国时期
(2)原因:
①封建生产关系兴起,商业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②法家强调抑商的言论随着法家代表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于实践
★阅读提示:
小字部分阐述了法家主张“抑商”的理由
①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需要人人都从事生产,才能满足人们的温饱之需。
②商人不事生产,剥削农民,干扰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
③大商人生活侈糜,政治上交通王侯,影响了统治秩序和社会的安定
(3)措施:(商鞅变法)
①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地位。
(实质上是从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压抑商人和经商行为;
②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③重征商税
★问题探究
你认为当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有合理性?
提示:
有一定合理性。“重农”即重视从事直接生产的农民和农业,“抑商”即抑制商业资本和商人势力。在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一则确实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二则商人会利用自己积聚的财富形成一股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运转的势力,而重农抑商政策则能起到平衡商人和农民之间利益的分化、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2、发展:
(1)时间:汉代
(2)原因: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
(3)措施:
①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在经济上压制他们势力)
(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勒令商人不得穿着丝绸制品,不得乘坐马车;征收较重的租税;严禁购买土地)
②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打击私营工商业。
(4)特点:打击大商人
(5)影响: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3、松动:
(1)时间:中唐以后(唐宋)
(2)原因:唐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改变。
(3)政策: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官商分利的政策(阅读P24知识之窗)
★阅读提示:
小字部分介绍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地位提高的表现。
(4)影响: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强化:
(1)时间:明清
(2)原因:A、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
B、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固守农本思想,认为商品交换并不能创造新的财富。
(3)措施: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4)影响:严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商人群体活跃
3、推动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4、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同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5、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附属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应该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桌签格式.doc VIP
- 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体育+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XX能源公司XX风电场×MW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汇编(总承包项目部)完整版.doc
- 2020抽水蓄能电站施工设计方案.pdf VIP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24).pptx VIP
- 虚拟电厂管理平台需求及设计-方案合集.docx VIP
- 茶饮料灭菌技术概述.pdf VIP
- 2025新高考高一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易错培优竞赛试题(解析板).docx
- 常用NTC47KΩ阻值B=3950阻温R-T对照表.pdf VIP
-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