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花石观赏要素与实践
雨花石观赏要素与实践 雨花石是产于南京地区“雨花台组”中,具有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砾石。考古资料表明,雨花石作为观赏石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观赏石之一。雨花石晶莹剔透,纹奇色丽,意蕴万千,坚硬耐摔,造化天成,被誉为“天赐国宝”、“石中皇后”。雨花石小巧玲珑,可供手玩、家庭陈列和案头摆放,易于观赏、品鉴、收藏和交流。雨花石不仅单枚意趣无穷,而且可以多枚共组,构成反映一定题材和意境的组合石,深受中外观赏石、宝玉石赏石艺术家、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青睐。 赏石是一门艺术。雨花石的观赏有六个基本要素:石质、石形、石色、石纹、石图、石意。其中质是石之本,形是石之皮,色是石之肉,纹是石之骨,图是石之体,意是石之魂。 一、石质 包括成分、透明度、硬度、光泽等特征。石种决定石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玛瑙雨花石:为条纹、条带、环带状等隐晶质石英岩。颜色有红、黄、蓝、绿、黑、白等,呈透明、半透明状,摩氏硬度为7,玻璃光泽。它属于天然玉石,是雨花石的主要石种。 2.玉髓雨花石:为隐品质石英岩。它有红、黄、白等颜色,呈透明、半透明状,摩氏硬度为7,玻璃光译、蜡状光泽。它属于天然玉石,亦是雨花石的主要石种。 3.水晶雨花石:为石英单晶体。水晶一般无色透明状,偶见紫色、烟色、浅玫瑰色等。其摩氏硬度为7,玻璃光泽。它属于天然宝石。 4.蛋白石雨花石:为含水的非晶质二氧化硅凝胶。它含水量5%-30%,有虹彩、白、红、橙、绿等颜色,呈不透明至半透明状,摩氏硬度为5-6,蜡状光泽和玻璃光泽。它属于天然玉石。 5.石英雨花石:为粒状晶质石英岩。它的颜色以乳白色为主,半透明,摩氏硬度为7,玻璃光泽。 6.彩石雨花石:包括碧玉岩、燧石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脉岩、硅化泥质砂岩等。它们大多具有隐晶质或晶质结构,条带状、条纹状或角砾状构造等。岩石不透明,摩氏硬度为5-7。 7.化石雨花石:所含的化石有叠层石、珊瑚、腕足、鹦鹉螺、苔藓虫、海棉骨针、海百合茎、辉木等。含化石的岩石有砂岩、砂泥岩、灰岩等,均属沉积岩类。岩石不透明,摩氏硬度为4-6。 琥珀雨花石:琥珀是树脂化石,具有红、橙、黄、褐等颜色,以透明、半透明为主,摩氏硬度为2-3,树脂光泽、珍珠光泽,它属于天然有机宝石。 8.构造石雨花石:有马鞍石、灯盏石、镶嵌石、褶皱岩、角砾岩等。它们大多为沉积岩,不透明,摩氏硬度为5-6。 在八类石种中,就石质而言,以玛瑙、玉髓、水晶为最佳,其次是蛋白石和石英石,再次是彩石、化石和构造石。前四类被称为细石,具有晶莹剔透或晶莹绚丽美。后四类被称为粗石,它虽比不上细石的石质,但具有粗犷质朴美,亦有不少精品。据《中国雨花石图典》的统计,在1200余枚精品中,属粗石者达400余枚,占38%左右。 二、石形 雨花石的外形千姿百态,有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方形、条形、球形、圆柱形等。其中好的石形有三类:第一类是多见的圆形和椭圆形,具有圆润光滑美;第二类是少见的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圆盘形、环形、心形等,具有奇异美;第三类是山形、人形、物形等造型外形,具有巧妙美,它可与石色、石纹构成具有雕塑艺术效果的雨花石(图1)。 此外,好的石形应该是外形线规律流畅,石面不缺不裂,厚度较薄,且均匀不驼。 雨花石的大小以2厘米至6厘米为主,以4厘米和6厘米为界分为小块、中块和大块。其中以中块和大块者为佳,易于玩赏和品鉴。但美者小块更显奇特,在放大镜下观赏,别有一番乐处。 三、石色 雨花石的颜色形成复杂,有复杂成分所具有的“本色”,亦有风化时的“染色”,还有包裹体的“内透色”。三者中以本色和内透色为佳,染色多不稳定。 雨花石的色相极为丰富,大自然中所有颜色在雨花石中都能见到。单枚有单色,亦有复色。据统计,一石五色者常见,更有一石九、十色者,非常珍贵。石色以红、橙、黄、褐、白、灰、黑多见,绿色较少见,紫色更少见,蓝色极少见到。虹彩为蛋白石所仅有,十分珍贵。 石色之美在于它的蕴含、变化和有机搭配。红色代表太阳、火焰等,黄色代表阳光、金子等,蓝色代表天空、海洋等,绿色代表森林、草原等,白色代表白云、冰雪等,黑色代表黑夜等等。石色变化和搭配大多杂乱无章,亦不乏浓淡、明暗变化有序者和不同色彩有机搭配者,从而呈现出摄影(图2)和多种不同绘画技法的艺术效果。如黑白浓淡相韵的水墨山水画(图3),素雅清淡、气韵生动的浅绛山水画(图4),瑰丽庄重、装饰性强的工笔重彩山水画(图5),厚重的写实油画(图6),透明融和的水彩画,精练概括的版画(图7)或装饰画(图8),意趣横生的卡通画(图9)等等。然而,雨花石的内透色、本色、染色所呈现的立体效果是真实的,这是平面绘画所无法比拟的。不是绘画胜似绘画。 四、石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