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陆续开辟五条国际援华运输线.docVIP

抗战时期中国陆续开辟五条国际援华运输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中国陆续开辟五条国际援华运输线

抗战时期中国陆续开辟五条国际援华运输线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我沿海重要口岸平津、淞沪落入敌手,日军南下侵占我国广州、海南岛,全面封锁我海上交通,禁止国内外商船往来。国民政府迁都西南重庆,形成以西南为中心的抗战格局。整个大后方经济恶化,所需的各种战略和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等,国内能解决的很少,大多数要从国外进口。同时还要使国内剩余物资大量输出,以换取外汇,因此国际运输线的开辟就对整个抗战形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八年抗战,中方或独力或在英美等国的共同协助下,先后艰难地开辟和使用了5条国际援华运输线。   华南国际运输线   (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时,1937年8月23日粤汉、广九铁路正式通车,以香港为出海口岸、以广州为内运枢纽的华南国际运输线路开始形成。各国援华物资及我国采购的军火大多从海路运至香港,经广九铁路到达广州,然后再沿粤汉铁路北运至武汉,供应华中、华北及华东各战场之军需。这条线路,自1938年1月至10月广州沦陷,运输物资106143吨,月平均10614吨。5月份最高,22076吨;2月份最低,3151吨。军用物资占四分之一,其余为油料、汽车等。我国也从这里出口了大量物资,主要是农矿产品,钨锑锡矿产品约12000多吨。   1938年7月,日军为切断中国国际援华运输线,于是年10月,付出死伤20多万人的代价占领了武汉、广州。这条由香港至内地的中国国际交通运输线因此中断。   西北国际运输线   (1937年10月-1941年6月)   全面抗战开始后,苏联迅速援助中国。1938年3月和7月,两国签订贸易协定,中国获得2.5亿美元贷款,购买苏联军用物资和其他物资。1937年10月,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在兰州设立西北公路运输处,管理国际运输,开辟了西北国际运输线。   西北国际运输线是以原苏联境内的萨雷奥泽克为起点,以霍城为陆路口岸,以陕新公路为主要运输线路,以兰州为终点的国际运输线,全长2925公里。苏联境内230公里,中国境内2695公里。后来公路延伸至陕南咸阳,公路达3750公里。包括西安至兰州、兰州至新疆星星峡、星星峡至霍城。   从1937年10月首批苏联货物运到兰州,至1938年9月,苏联运到中国的军用物资约6000余吨,苏联援华的轰炸机,由飞行员直接驾驶到中国,歼击机经拆卸运至新疆哈密,在此组装后,驾驶员驾驶到前方基地。苏联向中国运送货物,仅汽车就用了5260辆。中国货物,有茶叶、皮革、锑、钨、桐油、药材等,主要是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输入到苏联的,偿还贷款。苏联还由水路运给中国各种军事物资约1400万吨。   西北国际运输线开通的第一天,日军就加以破坏。兰州是日军重点打击的目标。自1937年11月至1941年8月,日本空军进行了四年多轰炸。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为全力抗击德军的入侵,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中越国际运输线   (1937年7月-1940年9月)   中越交通线,在中国全面抗战前,中国政府已经使用它,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国际援华运输线。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切断了这条国际援华运输线。苏联援华后,我国虽已使用西北国际运输线路,但西北线路运输海外的援华物资,不仅路远,往返时间也长,且运量有限。海外援助中国物资国际运输重心,仍转向中国西南,中越国际运输线路又重被启用。这条线路,以法属越南海防港为港口,以滇越铁路、桂越公路与河车公路为主,取代前华南国际运输线,为援华物资顺利及时抵达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日军侵犯广西,龙邕公路随时有被切断的可能,广西地方政府赶筑桂越新线,即岳车公路。这条公路从我边境小镇岳墟,至黔桂公路的车河,全程494公里,1940年2月通车。半年多,就有3400吨军需物资从滇越铁路运到中国。从这条国际运输线输入国内的各种物资40万吨。   对这条国际交通线,日军采取外交与武力两种手段破坏。1937年9月,日军向法国殖民当局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停止对中国物资运输。1939年9月,欧战爆发,法国印支总督在日方压力下,转告中国国民政府驻河内总领事:“得到巴黎训令,不准军火、汽车、汽油过境。”1939年11月,日军攻占广西南宁,切断了桂越公路,派飞机轰炸滇越铁路。1940年1月5日炸断这条运输线桥梁。1940年,法国对德作战失利。法国印支总督同意日方要求,自1940年6月20日断绝“援蒋”物资通道。至此滇越铁路完全切断。9月日军占领越南。   滇缅国际运输线路   (1938年8月-1942年5月)   中越国际运输线被切断后,一切援助中国的供应,只有绕道对外交通仅存的滇缅公路。滇缅国际运输线,就是指从缅甸仰光港,以滇缅国际运输线为主的运输线路,包括仰腊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