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古代日本女性教养
浅析古代日本女性教养 摘 要:古代的日本可以说处于中国文化的绝对影响之下,本文从女性教养的角度,纵向考察了日本古代女性所受到的教育。平安朝时期,受摄关政治的历史现实和走婚这一婚姻形式的影响,贵族女性有着习字、作和歌和弹古琴等方面的修养,平安时代以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采用儒家经典为自己的思想统治工具,女性不仅要遵守三从四德,还要学做女红,并且被鼓励学习文化。 关键词:女性教养 女红 三从四德 文化修养 人类社会发展至父系社会,女性作为社会主体的资格被剥夺,成为男权社会下被奴役、被统治的对象。这似乎是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中必经的阶段,但由于时代、地域、风俗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对女性的制约又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本文试从女性教育的角度,以女性文学高度发达的平安朝为中心,纵向分析日本古代女性教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总结性概括。 一、平安朝的女性教养 公元5世纪,中国的汉字经由百济的阿直岐和王仁等人传入日本,打开了日本文学的新纪元――记载文学时期。但传入日本的汉字只是为统治者的男性社会所用,他们通过学习汉字了解中国,效仿中国,加速了日本封建化社会进程的同时,也为本国的文化增添了丰富的羽翼。而女性自然是与这些先进的东西无缘,被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有着日本第一部诗歌总集之称的《万叶集》,成书于上古时代,其中不乏出自女性之手的优秀诗作,尽管我们可以将此看做女性文学的启蒙时期,但由于这些和歌大多数为抒发苦闷爱情的“恋歌”,我们无法从中窥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更无从得知她们所受到的教育。 纵观日本古典文学史,平安朝文学称得上是最能体现日本民族特色,最具有贵族艺术气息的一段时期。“从前在村上天皇的时候,有一位叫做宣徽殿女御的,是小一条的左大臣的女儿,这是没有不知道的吧。在她还做闺女的时候,从她的父亲那里所得到的教训是,第一要习字,其次要学七弦琴,注意要比别人弹的更好,还有随后《古今和歌集》的二十卷,都要背诵。”这是清少纳言所著的《枕草子》中一段著名的桥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习字是指假名,而非汉字。另外,藤原道纲母在《蜻蜓日记》中也有“父母从小便应该教孩子习字,赋歌等”的记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对女性的教育主要集中在练习假名、学习古琴以及背诵和歌这三个方面。 众所周知,在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代的日本对中国可谓进行了高度的效仿,七夕、中元等传统节日在日本依然得到了完好地保存和继承。那么中国的“无才便是德”,女子被完全禁锢于家中,成为男性的辅助者,儒家提倡的此种女性教育制度为何没有在日本得到贯彻呢? “凡为女子。?学女工”,“是故?勤于耕。士勤于学。女勤于工”。可见在中国,《列女传》、《女戒》、《女论语》等女训书很早就对女性职责进行了规定,明确将女红作为女子的第一要义或女子的本职。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别分工来看,女子只有专攻于女红,管理好家务,才称之为有德,男子才能在外专心于自己的仕途。但在平安时代的日本,女子可以跟男性一样出仕,前述《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便是她的官职之名。有着日本古典文学巅峰之作之称的《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曾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皇后藤原彰子,做她的侍读女官。实际上,日本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外戚藤原家族掌权的摄关政治体制。平安时代的贵族大都通过世袭而致仕,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他们甚至以女儿为攀龙附凤的工具,通过与天皇联姻来求得荣华富贵。因而,当时的贵族将对女儿的教育视为家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一环,而贵族女性由此也得到了学习音乐、诗歌等方面才能的机会,这也间接地促成了平安朝女性文学的繁荣。可见,对于平安朝时期的贵族女性来说,她们虽然处于男性统治的绝对权威之下,却也因祸得福获得了中国女性所未享受到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影响日本女性教养的因素除了摄关政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当时的婚姻形式主要为走婚或者访婚。所谓走婚,是指男女双方结婚后各居其家,婚姻生活由男方到女方家造访得以实现,暮合朝离。这种婚姻形式产生于大和时代,12世纪末期,随着武士阶级地位的上升,嫁娶婚开始流行,到了14-15世纪的室町幕府时期,嫁娶婚基本完成之后走婚制才退出历史舞台。不同于中国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婚姻形式下男女相悦即为婚,男子不受一夫一妻制的约束,可以同时跟多名女子保持男女关系。男子多方打听情趣高雅、年轻貌美的富家女子,给女子寄叫做“悬想文”的求爱信,当然信的主要内容为和歌,如果女子不能作和歌,自然错失良好姻缘的机会。另外,如果女性所作和歌之字写得过丑,恐怕也会招致男性的不悦。音乐自古有着抚慰人类心灵的作用,女性习得琴艺,一方面可以排遣等待男性造访的无聊心境,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自我粉饰的作用。《宇津保物语》、《夜半不成寐》中的女主人公均凭借自己超群的琴艺博得男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