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东北黑蜂品种和形态
浅谈东北黑蜂品种和形态 [摘 要]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它是在闭锁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进行所培育的中国唯一的地方优良蜂种,东北黑蜂具有强壮有力、采集力强、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等特点。 [关键词]黑蜂 品种 饲养 形态 特征 中图分类号:S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383-02 引言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颜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显然是过渡到黑蜂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尔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 1 品种来源 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2 饲养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59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19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吨,群平均产蜜62.34kg。 3 形态特征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4 生物学特性 东北黑蜂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 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