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美学视阈中鹤庆白族民歌研究
生态美学视阈中鹤庆白族民歌研究 [摘 要]在生态美学的视阈中研究白族民歌,可以使民歌的生态美学意蕴彰显,显现出鹤庆白族民歌与剑川白族特定文化背景的关联。鹤庆白族民歌生发于鹤庆坝子、龙潭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受民歌自由对唱、白族庙会等生态活动场域的影响。生态美学视阈中的鹤庆白族民歌体现出追求自由、和谐、诗意的意蕴,最后上升到“美生”境界,成为生态艺术的典范。 [关键词]生态美学;鹤庆白族民歌;生态艺术;美生;生命性 [中图分类号]B83-0;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4-0088-08 [作者简介]胡 牧(1981―),男,重庆市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1级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审美与民族艺术学研究。(云南昆明 650091) Title: Title: The Bai Folk of Heqing Coun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uthor: Hu Mu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Bai Folk from ecological aesthetic perspective may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folk song, and reveal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Bai Folk of Heqing County and the Bai specific cultural background of Jianchuan County. The Bai Folk of Heqing County bred in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of Bazi and Longtan in Heqing County and was affected by ec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free duet and Bai temple fair. The Bai Folk of Heqing Coun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reflects pursuit of freedom, harmony and poetic implication, rises to the aesthetic-ecological realm at last and becomes the model of eco-art. Key words: ecological aesthetics; Bai Folk of Heqing County; eco-art; anima 一、引言 以生态美学的视角观照白族民歌,其实是在关注白族民歌蕴含的生命性特征。“相对于以往的实践论哲学,生态美学的出现标识着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生态美学所注重的不是一种认识论上的实践观点,而是关注类似于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在’的存在状态――它本质上是一种存在论立场。”①“存在论立场”其实关涉到“生命性”这一生态美的重要属性,正如陈望衡教授所指出的:“生态美最根本的性质是它的生命性。”②鹤庆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和白族庙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对民歌的生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鹤庆白族民歌植根于其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呈现出生态和谐的内涵,具体分形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三个向度。这三个向度的和谐,也整生了民歌生态内涵的整体质,彰显出白族民歌的“生态性”、“生活性”和“生命性”特征。 以生态美学的视角研究白族民歌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唤起人们重新认识白族民歌,并发掘其更丰富、更新的内涵和价值。二是唤醒人们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热情,认识到自然生态与民歌生态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这种研究还有助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庙会等祭祀本主的民俗活动属于生态审美活动 过去的民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随时都在唱,而现在的民歌演唱则需借助特定场域。现在的白族村民常常在庙会上对唱民歌,显示出民歌与地方文化的深层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节日众多,这既是一种文化事象,又是一种传播民歌的契机和载体。白族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主要是本主崇拜等。从白族民歌的起源地剑川的情况来看,庙会等祭祀本主的民俗活动对于白族民歌的起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正如弗雷泽等人所指出的艺术发生与人类早期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规律,这样的“关联”更加明显地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治疗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pptx VIP
- GP规范中文版2.2_原创精品文档.pdf VIP
- 安徽灿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简章.PDF VIP
- 制粉系统外委维护技术协议..doc VIP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设备设计》期末知识点复习习题(含答案).pdf VIP
-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4)解读 PPT课件.pptx VIP
-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流体机械》期末复习资料.pdf VIP
-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型手册V2.6.pdf
- 凯恩帝K1000Mi-A,K1000M4i-A说明书(连接调试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