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明之际士大夫心路历程与人格嬗变
元明之际士大夫心路历程与人格嬗变 摘要:元明嬗递之际,士大夫固有的历史品性、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都发生急剧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别具一格的历史景象。在“衰世”一“乱世”一“治世”的历史循环中,士大夫的心灵深处充满矛盾与困境,在“夷夏之防”与民族认同、仕进与遁隐、民族与国家、忠孝与叛逆、旧主与新主、文化认同与故国之思等一系列价值抉择中,他们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心路历程,艰难地践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充分展示了传统士人强烈的经世观念、浓郁的忧患意识、敏锐的时代眼光和不懈的实践精神,并在与专制权力的多元互动中充分印证了权力宰制理性的普遍历史规则。 关键词:元明之际;士大夫;历史品性;社会价值;政治理想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3-0100-07 由于受到朝代嬗递的影响,元明之际士大夫生存状态与价值取向始终处于一种变动不安的态势。元末“衰世”时期,他们面临无法出仕为官的困惑与失意,担荷拯救时世的忧思与绝望;“乱世”时期,他们又直面各种生命危机和道德困境,经历了生存方式的探寻和政治前途的抉择;洪武“治世”时期,他们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却又陷于专制政治的窘境而备受摧折。士大夫群体的人生经历、生存情境和价值取向,既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又存在诸多的普遍共性。从总体上看,这种普遍共性主要表现在历史品性、社会价值和政治理想三个方面。 围绕元明之际士大夫心态的研究,学界成果众多。钱穆《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及《续编》,通过对宋濂、杨维桢、苏伯衡等人文集的审察,揭示了明初士大夫内心意趣,勾勒出学术思想之概况。幺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史小军《复古与新变:明代文人心态史》等著作,集中从心态史的角度考察士大夫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也涉及部分士大夫的心理律动和学术嬗变。劳延煊《元明之际诗中的评论》、王晓骊《元末明初词人心态研究》(《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汪红亮《试论明初入仕元官的境遇与心态》(《江西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王恩俊《明初隐士群体的政治取向与道德实践》(《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周松芳《论刘基的遗民心态》(《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等文,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士大夫的心态动向、政治态度和道德实践。现有成果局限在元末明初士大夫的心灵世界,鲜有贯通元、明之际进行动态性、整体性的研究成果。为给元明之际士大夫准确的历史定位,揭示社会变动时期士大夫的心理世界与现实行为,理论讲说与人生践履,原初动机与实际效果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及历史原委,进而宏观把握传统士大夫的基本特质,本文拟在总结元明之际士大夫生存境遇的基础上,着重围绕历史品性、社会价值和政治理想三个重要方面,对士大夫的心路历程与人格嬗变给予动态的、整体的考察。 一、元明之际士大夫的历史品性 元明之际,士大夫演绎着传统士人的历史品性,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个性。他们的理念和行为表明:政治行为是大显于世且垂之不朽的盛事鸿业,而进德修身则是立功立事的首要条件,所谓“士之特立于世者,其品有三:修于道德者上也,发于事业者次也,著于言辞者又其次也”。但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又不得不随时调整自己的道德品藻、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这又使其历史品性呈现出多样性特征。现在看来,元明之际士大夫的历史品性既有积极且值得肯定之处,也有囿于时代而存在的诸多不足。就其值得肯定的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浓郁的经世观念。尽管士大夫人生际遇不同,思想观点迥然异趣,但整体来看,强烈的经世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忧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则是其灵魂核心,“儒者怀道艺不独美其身,务以致用于时也”。 元末衰乱之际,士大夫扶危定倾,身任天下的经世意识骤然升腾,日趋强烈,倡言:“人才之生于斯世,必为邦家之用,以立功立事,黼黻皇猷。”所以,他们或入仕为宦,拯时济世,以使时运光昌,政治复兴;或建言献策,评论时宜,以明达的态度,犀利的笔锋,激愤的言辞,表达对于时势的深刻洞察和尖锐批评;或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以力纠萎靡之风,推扬务实之学。虽然迫于时势,士大夫的经世意图屡遭摧抑,极难如愿,但他们的经世努力,无疑彰显了其浓郁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在贺惟一、许有壬、张起岩、吕思诚、刘基等人的坎坷仕途中,处处流露出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杨维桢、谢应芳、王冕、周霆震、陈高等人感恨国事、指斥奸邪的慷慨激昂,亦抒发了一种经世意识和救世情怀。而且,面对“无道”社会,一些士大夫在无力改变现状,备受打击时选择了退隐,但这并非是对用世之志的淡忘和背弃,在其心目中,“兼济天下”仍是其人生的最终目的,而遁迹林泉、独善其身不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