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特殊性及政策路径探索.docVIP

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特殊性及政策路径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特殊性及政策路径探索

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特殊性及政策路径探索   〔摘要〕四川藏区水电开发大多位于高山峡谷区,自然条件、社会文化背景都与汉族地区有很大差异。藏区水电移民安置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矛盾,对此应当尽快细化民族地区移民政策,结合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的实践,补充完善移民安置补偿的相关政策法规。   〔关键词〕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   〔中图分类号〕D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96-05   一、特殊的环境条件   四川是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全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12004万千瓦,居全国各省首位,其中近50%位于四川藏区。   所谓四川藏区是指甘孜、阿坝两州全境及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13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十大千万千瓦级水电基地中,大渡河中上游、雅砻江中上游、金沙江上游都位于四川藏区。目前,大渡河干流中游、雅砻江干流中游水电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大渡河上游、雅砻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各流域支流的水电开发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这些巨大的能源投资项目伴随着一系列交通、环保、移民工程,必将对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深刻的影响,同时伴随水电开发也产生了许多不同于汉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藏族移民的安置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未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关系到我国“十二五”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更对藏区的发展与稳定、民族和谐与边疆稳固有重大影响。   (一)高寒山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四川藏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境内海拔高,地势险峻,气候寒冷,多数县乡属于高寒山区。水电站库区河谷典型形态为高山峡谷,呈V型深切状,河谷狭窄,横向宽度小,农村藏族居民大多沿大江大河两岸成条带状分散居住。   四川藏区是我国西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区域,当地适宜耕作的土地资源及耕地后备资源极度匮乏。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2012》数据,目前四川藏区“两州一县”中,甘孜州耕地面积仅占全州土地面积的0.60%、阿坝州耕地面积占比为0.72%,木里藏族自治县为1.16%。当地现有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大渡河、雅砻江干支流两岸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恰是大中型水电站开发后将要淹没的地带。库区相邻区域范围内可供成片开发的闲置土地及荒山荒坡很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二)藏族农牧民收入构成多样化   一是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土地出产较丰富,农牧民种植的青稞、玉米、土豆等自给有余;二是大多数家庭都有牛、马、羊等牲畜,酥油和奶制品等可基本满足家庭所需;三是每家都能得到退耕还林国家专款补助;四是普遍以采集虫草、松茸等野生菌类、中藏药材等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一般占农牧民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虫草、松茸等野生菌类、中藏药材等是库区农牧民最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   (三)全民信教宗教氛围浓厚   四川藏区全民信教,宗教氛围浓厚。藏传佛教格鲁、宁玛、萨迦、噶举、苯波五大教派齐全,各乡各村信奉的教派都可能不相同。即使教派相同,其供养的寺庙、信仰的活佛也可能不同。藏族群众将居住区的山水奉为“神山圣水”,定期进行转山、转水、转白塔等宗教活动,经常到寺庙转经煨桑,甚至省吃俭用向寺庙供奉财物。藏族群众家中还普遍设有经堂,供奉佛像、经书。可以说,藏区几乎随处可见寺庙、佛塔、嘛呢堆、洞科、渣渣孔、经幡、转经筒等宗教设施。   四川藏区长期处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前沿阵地,要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破坏团结稳定。历史上就有“稳藏必先安康”的政策。因此,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工作将贯穿于四川藏区水电开发和移民安置的全过程。   (四)独特的民风民俗和藏式民居   四川藏民族分支较多,有康巴藏族、嘉绒藏族、木雅藏族、安多藏族等,各自保留其独特浓郁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如雅砻江扎坝地区至今保留着类似于泸沽湖母系社会遗迹的走婚习俗和独特的扎坝语言、“木雅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术价值和保护价值。   与内地汉族居民习惯于储蓄积累金融财富不同,藏族居民习惯于将家庭毕生财富用于房屋建造和华丽的内外部装修,有的地方还保留有兄弟终生不分家以便房屋世代相传的习俗,因此对家庭房屋他们有比其他民族更特殊深厚的感情。   藏式民居建筑特色十分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建筑物具有墙体厚、木材用量大且质量好、内外部装饰华丽的特点,凝结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如两河口电站库区的扎坝民居,主要是一种碉与房连在一体组合成的碉房,一般4-5层甚至更高,建造完成常常要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