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义项分解及其性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至少”义项分解及其性质

“至少”义项分解及其性质   摘要:“至少”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但对它的专门研究不多,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至少”分解为表限定的“至少1”、表推测或要求的“至少2”和表让步或补充的“至少3”三个义项,它们分别具有范围副词、评注性副词和篇章连接成分的性质。   关键词:“至少” 义项 性质 语义背景   一、“至少”的义项   首先看三组例句。   第一组:   (1)我们把战壕一直掘到离子高地还有两百米的地方,就再也没法前进了。因为最后这段山坡特别陡,至少有五六十度,连打枪都得仰起头。   例句中“至少”的含义是:对数量“五六十”的限定,即山坡坡度等于或大于五六十度。   (2)……据说以淀粉为主的饮食结构是一种落后的结构。不过我们这么一个人口数目庞大的民族,恐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为以精肉蛋乳和菜蔬水果为主的那么一种饮食结构。所以炸酱面至少于我辈除了实用价值外,也还具有某种暂难消弭的审美价值。   句中的“至少”是对对象“我辈”的限定。炸酱面对“我辈”肯定具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其他年代的人也可能有这两方面的价值。   第二组:   (3)这几天文嫂常上先生们的宿舍里去。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一件渔网似的毛衣,一个压扁了的脸盆,几只配不成对的皮鞋――那有洞的鞋底至少掌鞋还有用……   (4)能够横跨两个世纪的人在人类总体上总是少数,而能够头脑清醒地跨过去的人当然就更少。称得上头脑清醒,至少要对已逝的一个世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感悟吧?   这一组句中的“至少”不同于第一组。第二组例句中的“至少”是对情况、结果等做出的最低可能性的推测。例(3)对“有洞的鞋底”的价值做出了最低估计――掌鞋,除此可能还有更大的用处;例(4)对“头脑清醒跨过两个世纪的人”提出了最低的要求,即“对已逝的一个世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感悟”。   第三组:   (5)其实他大可不必着急。他承包的好几家公司,都在赚着,至少也是有赔有赚,里外里一算,都维持下来了,这年头就不容易。   (6)唉唉,你那时若把你那水汪汪的眼睛朝我看一看,我也许会同你马上就痛哭起来的,也许仍复把你留在上海,不使你一个人回去的。也许我就硬的陪你回浙江去的,至少我也许要陪你到杭州。   (7)大家的怒气仿佛忽然找到了出路,都瞪着……是的,这样的车夫也活着,也快乐,至少是比祥子快乐。   (8)牛老者心里非常难过,一个做父亲的不常到街上展览儿子去,作爸爸还有什么意义呢?不该和太太顶嘴,嘴上舒服便是心上的痛苦,他决定不再反抗太太,至少是在嘴头上。   第三组的“至少”和第一、第二组都不同。如果说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至少”与它所在句子的内部成分联系更紧密的话,那么第三组的“至少”使句际间的联系更紧密。   通过分析这类“至少”的语料,我们可以将此类“至少”从逻辑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让步,如例(5)和例(6);一类是表补充,如例(7)和例(8)。让步性的“至少”含有“退一步说”之意,是对前文的修正,使表达更准确。如例(5),“他承包的几家公司都在赚着”太过肯定和绝对,“有赔有赚”更符合实际;补充性的“至少”有强调之意。如例(7),补充“比祥子快乐”,是为了强调上文“车夫也快乐。”   我们认为,“至少”的基本语义是“最低限度”,但在具体的使用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1.表限定:对数量、对象、范围等的最低限定;   2.表推测或要求:对事物、状态、行为、结果等的最低估计、最低要求或评价;   3.表让步或补充:对上文观点、表述的修正或补充强调。   二、“至少”的性质   廖秋忠(1986)从篇章的角度将“至少”一词归为让步连接成分。“让步连接成分表达上文所说的话太过分或者不全面,需要修正或承认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才比较符合实情。这些连接成分的后面经常还有表示转折的连接成分。在这种情况下,让步是暂时的,目的是为了更加肯定上文所说的是正确的。”   张谊生(2000)将“至少”归为范围副词和评注性副词。   张亚军(2002)认为“起码、至多、至少”等所表达的是说话人对事物量的特征的主观评价,是表达数量的范围副词兼情态副词。   史金生(2003)认为“至少”是语气副词,将其归为知识类语气副词中表“揣度性推测(或然)”的小类。   可见,“至少”是副词,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至少”具体属于副词中的哪一类,却是众说纷纭。   我们仍以上一小节中的三组例句为分析对象。   第一组的“至少”对数量、对象、范围等进行最低限定,句法位置相对固定,一般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前,被陈述对象也具有客观性,这类“至少”大抵相当于张谊生(2000)所归纳的以功能意义为主的、表客观性的范围副词。我们将此类“至少”记作“至少1”。   第二组“至少”是对事物、状态、结果等的最低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